“窗外現(xiàn)在是喜馬拉雅山脈,您已到達中國領(lǐng)空,歡迎回到祖國的懷抱!”看到電影《萬里歸途》里這一幕時,曾親歷2011年利比亞大撤僑事件的倪修龍淚流滿面。
國慶檔電影《萬里歸途》感動了很多觀眾,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很多親歷者表示電影情節(jié)和2011年利比亞大撤僑接近。電影中,努米亞共和國發(fā)生暴亂,撤僑行動刻不容緩。由于使館人手不夠,原本只是協(xié)助撤僑工作的外交官宗大偉和新人成朗臨危受命,主動放棄回家機會,支援撤僑行動,他們逆行深入戰(zhàn)區(qū),營救被困同胞。
【資料圖】
利比亞撤僑行動,中國政府共動用91架次中國民航包機,35架次外航包機,12架次軍機,租用外國郵輪11艘,國有商船5艘,軍艦1艘,歷時12天,成功撤離中國駐利比亞人員35860人,還幫助12個國家撤出了2100名外籍公民。
在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建八局”)利比亞分公司工作的倪修龍就是這三萬分之一,他從水路撤離,看到政府租用的撤僑商船時,激動得哭了。他說,“是祖國給了我們信心和勇氣,在危機時刻給了我們最大的依靠?!?/p>
暴亂中宿舍被洗劫一空
新京報:你是什么時候去的利比亞,當時那邊情況如何?
倪修龍:2010年我去的利比亞,當時利比亞雖然比較落后,但總體環(huán)境還算穩(wěn)定。我所在的中建八局利比亞分公司位于班加西——利比亞的第二大城市。當?shù)厝孙嬍潮容^簡單,批發(fā)市場里很多商品都是“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他們對中國人非常友好,聽到我是從中國來的,就會微笑著豎起大拇指。我在班加西順利工作、生活了一年多。
新京報:利比亞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后你們經(jīng)歷了什么?
倪修龍:2011年1月,利比亞內(nèi)戰(zhàn)爆發(fā),戰(zhàn)火很快蔓延到了班加西。2月15日,我們公司雇用的很多當?shù)厝送蝗欢疾粊砩习嗔耍麄冸娫捴姓f城區(qū)已經(jīng)發(fā)生暴亂。我們工地離班加西城區(qū)有十幾公里,當時沒受到什么影響。又過了兩天,情況變得更嚴重了。班加西城區(qū)傳來的槍炮聲啪啪響個不停,班加西整個通信全部癱瘓。
公司領(lǐng)導(dǎo)開始做緊急預(yù)案,讓我們不要出工地,還讓我們把一些重要的工程文件、護照、現(xiàn)金等物品都埋到地下;工人們也準備了鋼筋、鋼管、鐵鍬等作為臨時武器,工地開始安排人24小時輪流巡邏。局勢緊張后,大家都是惶恐不安的狀態(tài),晚上也睡不踏實,總會留一只耳朵聽著外面的動靜。
2月20日晚,班加西完全被反政府組織控制,陷入了無序狀態(tài)。最讓我和同事感到害怕的事情發(fā)生了——武裝分子破墻而入,開始洗劫公司。反政府組織上百名暴徒端著槍在大門口,我們一千多名員工與他們隔墻對峙。面對真槍實彈,大家都很害怕,為了人身安全,我們選擇撤退。暴徒破墻而入,工地宿舍、辦公室里的電視機、洗衣機、電腦甚至衣物等都被他們洗劫一空。
被反政府組織人員洗劫后的宿舍。受訪者供圖
看到撤僑郵輪,很多人哭了
新京報:等待救援的那幾天是怎么度過的?
倪修龍:2月是班加西的雨季,經(jīng)常下雨,暴徒洗劫后,我只剩下身上的一套衣服避寒。后來幾天沒再遇到其他沖突。但能否順利從利比亞撤離?什么時候才能回到祖國與親人團聚?一系列問題困擾在我心中,情緒比較低落、惶恐。
公司領(lǐng)導(dǎo)用衛(wèi)星電話,一直在和國內(nèi)以及利比亞大使館、駐外機構(gòu)聯(lián)系。后來,領(lǐng)導(dǎo)冒著危險,挨個到每一個項目部安撫大家,他對工友們說:“祖國對利比亞的情況很重視,對駐利企業(yè)員工非常關(guān)心,可能要實施進一步的救援方案,現(xiàn)在是危難時期,希望大家團結(jié)一心,自保自救。祖國不會撇下我們?!碑敃r在場的員工都很受鼓舞,也都開始打起精神等待祖國的救援。
新京報:你是如何撤離的?撤離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倪修龍:當時在利比亞的中國建筑員工就有一萬多人,項目眾多且分布在不同區(qū)域,按計劃一共安排了海陸空三條撤離路線。23日凌晨,我所在項目工地上每個人都拿到了蓋有中國建筑利比亞分公司圖章的臨時船票,船票上印著每個人的單位、編號、姓名、護照號碼,大家都很興奮。
倪修龍和同事們的護照和臨時船票。受訪者供圖
沒多久,公司領(lǐng)導(dǎo)聯(lián)系了十幾輛大貨車和集裝箱車,開始往班加西港口送人。我記得撤離那天還下著雨,大家十分緊張,好在一切順利,很快就到了港口??吹絿液拖ED政府溝通后給安排的“希臘精神號”和“奧林匹克冠軍號”兩艘郵輪時,很多人都激動得哭了。
雨季海上風浪也大,郵輪不停搖晃卻令人心安。大家拿著衛(wèi)星電話給遠在萬里外的家人報平安,又是哭又是笑的。我和三個侄子都在利比亞工作,我第一時間給哥哥打了電話說,“我和三個侄子都很好,你們放心吧?!?守在電話旁的嫂子聽到消息后,激動得大哭。
我平時喜歡攝影,撤離時我拿著相機拍了很多照片,有當?shù)鼗靵y狀態(tài)的照片,有被洗劫一空的宿舍照片,有我們大撤離途中的照片,我最喜歡的是排隊登大巴去機場前拍的一張:大家都卸掉了緊張感,滿臉的笑意,有個同事對著鏡頭開心地比了個剪刀手。
工人們排隊等待去往機場的大巴,大家滿臉的笑意,有同事對著鏡頭開心地比了個剪刀手。受訪者供圖
每次出國都會帶一面“五星紅旗”
新京報:看過撤僑題材的電影《萬里歸途》后你有何感想?
倪修龍:我平時很少看電影,這個電影上映不久,一位同事專門打電話說,《萬里歸途》和我們當初在利比亞撤離時的場景、經(jīng)歷都很像,你趕快去看看。周圍很多朋友也都打電話、發(fā)信息,詢問我之前的經(jīng)歷并表示關(guān)心。后來,我特意去看了這個電影,感覺它拍出來的很多場景還是很貼切的。
新京報:電影中有哪些打動你的點?
倪修龍:電影最后撤僑飛機進入中國領(lǐng)空,廣播中介紹“窗外現(xiàn)在是喜馬拉雅山脈,您已到達中國領(lǐng)空,歡迎回到祖國的懷抱!” 那一刻,我很激動,淚水不由自主流下來了。
我仿佛回到了11年前:輪船經(jīng)過一夜的航行,順利抵達地中海對岸的旅游勝地——希臘克里特島。2月28日,祖國為我們包機回國。飛機上,大家都很興奮,有人說回家要好好喝一杯,有人說要吃一頓好的,還有人說要和親人好好聚聚,多陪陪老人和子女……十幾個小時后,飛機平穩(wěn)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迎面看到的是大幅“歡迎回家”的標語。當時我想的是:家,我終于回來了。
電影最后也是這樣的場面,它再次喚起了我的記憶。我想起當年回國后,我看新聞,一位山東籍工友從軍用飛機上下來,激動得直接跪下來親吻腳下的祖國大地,惹得同行的工友紛紛落淚。
之前每次出國,我的行李中必不可少都會備一面“五星紅旗”,而利比亞大撤離,更是讓我真切感受到了祖國母親的含義。“舉著國旗到港口,唱國歌過海關(guān),中國護照就是回家的船票”這樣的場景深深烙在我的腦海里,是我永遠揮之不去的記憶。
工作之余,倪修龍去工作一線為城市建設(shè)者們拍照。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分享一下你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吧。
倪修龍:利比亞撤僑事件發(fā)生時我已經(jīng)40多歲,慢慢上年紀后,國外的項目也不參加了,但我現(xiàn)在仍在中建八局一線工作。
利比亞撤僑時,我用相機拍了很多珍貴的照片。從那時起,我也更加珍惜記錄的意義,一直想用手中的鏡頭把大家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保存下來。工作之余,我拍了很多來自五湖四海的城市建設(shè)者,相機里有成千上萬張城市建設(shè)者們的笑臉和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希望能秉持一顆赤誠之心,在最平凡的崗位演繹出自己的人生精彩。
新京報記者 吳夢真
編輯 劉倩 校對 吳興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