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進來,吃點熱乎的。”連日來,每天晚上10時,老吳準時把一大鍋熱氣騰騰的夜宵放上桌,麻利地拿出一摞碗筷,熟絡(luò)地招呼執(zhí)勤“大白”來吃夜宵。
逐戶逐人宣傳防疫政策、在核酸采樣點維持秩序、為缺少物資的群眾采買配送……晚上9時50分,義烏市江東派出所民警樓軍曉已經(jīng)在管控區(qū)江東街道青巖劉村連續(xù)忙碌了五六個小時。他緩緩轉(zhuǎn)了轉(zhuǎn)胳膊,與其他幾名防疫工作人員不約而同地走進了老吳的小飯館。“都說老吳廚藝一絕,今天我們有口福了。”樓軍曉笑著說。
老吳名叫吳新燈,是江西人,今年3月剛來義烏。憑著過硬的廚藝,吳新燈在青巖劉村開了一家江西風味的飯店,生意還不錯。4月21日,江東街道部分區(qū)域被劃為“三區(qū)”,吳新燈的飯店正好處在管控區(qū)內(nèi),他也因此滯留在了店里。
4月22日晚,吳新燈在飯店收拾廚具時,看著“大白”忙碌疲憊的身影甚是心疼。于是,他利用現(xiàn)有食材,燒了一大鍋肉絲鮮蝦面,分發(fā)到附近的防疫工作者手中。從那天起,每晚老吳都會準時為“大白”備好面條、年糕等夜宵。“閑著也是閑著,店里食材都是現(xiàn)成的,就想著天天給他們做點夜宵吃。”吳新燈說。
吃完面,總有“大白”搶著結(jié)賬,吳新燈都“生氣”地拒絕。為了盡可能提供便利,他還貼心地準備了手機充電器、熱水等。
“這點小事不值一提,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相比起你們的辛苦,我這不算什么。”說話間,又一鍋熱氣騰騰的面條出鍋了。吳新燈說,從22日開始,已有近200位“大白”嘗過他的手藝,“他們在疫情防控一線多少天,我就做多少天,盡自己一分綿薄之力。”(記者 葉夢婷 杜羽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