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核酸檢測提醒短信受到關注。有市民稱,短信后自帶的“核酸檢測結果”查詢鏈接疑似詐騙。昨日,記者聯系廈門市嘉蓮街道、廈門市通信管理局、廈門市公安局等多個相關單位調查核實,解開“謎底”。
【怪事】
(資料圖片)
市民收到帶鏈接的短信
點擊查詢還要人臉識別、輸入驗證碼
前兩天,一些市民反映,自己收到了一條落款為“思明區(qū)長青社區(qū)居民委員會”的核酸檢測提醒短信,短信結尾有“核酸檢測結果”的綠色字樣,點擊可跳轉到一個“核酸和抗體檢測查詢”的頁面,但若想通過它查詢核酸檢測結果,卻要進行人臉識別、輸入驗證碼等操作,疑似詐騙。
這條短信真的是長青社區(qū)居委會發(fā)的嗎?記者查詢后發(fā)現,發(fā)送短信的電話號碼確為長青社區(qū)居委會所有。嘉蓮街道工作人員也證實,短信確實是居委會通過通信運營商的短信端口發(fā)出的。
“但是,居委會提供給運營商的發(fā)布內容里,并未附帶任何鏈接。”工作人員向記者出示了多數人收到的不帶鏈接的短信截圖說,“鏈接是怎么來的,我們也想知道?!?/p>
市通信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表示,運營商在發(fā)送短信時并沒有添加該鏈接。
【真相】
短信鏈接指向正規(guī)平臺
問題出在接收短信的手機上
昨日,記者和嘉蓮派出所民警一同進行了測試。點擊鏈接后,頁面提示記者需要進行登錄驗證:填寫手機號碼。登錄驗證后,頁面跳轉至“實名身份驗證”,這一步不僅要填寫姓名和身份證號,還要進行人臉認證——正是這些對身份信息要素過細的采集,讓市民起了疑心。
在完成人臉識別后,頁面顯示了“核酸和抗體檢測結果”,包括檢測結果、檢測機構、檢測時間等信息,均與記者在閩政通上查詢到的結果一致。
記者多方核實確認,該鏈接指向的是由正規(guī)部門提供的核酸檢測結果查詢平臺。也就是說,該鏈接并非詐騙分子提供。截至目前,警方也未接到任何相關的被騙警情。
那么,這個鏈接是如何“無中生有”的?
考慮到收到鏈接的市民只占短信發(fā)送對象的一小部分,警方和通信管理部門一致認為,問題出在接收短信的手機上。
“初步判斷是,一些手機軟件可能會自動匹配短信內容,抓取與之相關的網頁,形成鏈接插入短信里?!睆B門市通信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說,在這種情況下,往往發(fā)送短信的單位不知情,被抓取的網頁的運維單位也不知情。
【提醒】
切勿點擊陌生鏈接
“對于來歷不明或無法判斷真?zhèn)蔚逆溄?,不要輕易點擊?!睆B門市反詐騙中心民警說,如果查詢核酸報告時,需要填寫諸如銀行賬號信息或短信驗證碼,基本上可認定是詐騙。
目前廈門市統(tǒng)一使用“閩政通”及“美麗廈門智慧健康”平臺進行核酸檢測結果查詢。市民如需查詢核酸檢測結果,盡量通過上述官方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