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邏輯:
調油經濟對于亞洲PX流向的影響已經得到證實,本文希望通過研究發(fā)現日韓PX出口減量流向何處,未來是否仍會回歸中國,通過研究,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日本方面:每年維持230-240萬噸PX產量,幾乎沒有產能擴張,出口量穩(wěn)定維持在200-220萬噸,其中出口至中國的PX量維持在170萬噸左右,并未受到調油經濟的影響。通過對日本PX裝置進行了解我們發(fā)現,日本以長流程裝置為主,配有煉油裝置,PX單元的開工負荷有保障,且日本自身對于PX的消耗十分有限,依賴出口,因此產量和出口量均較為穩(wěn)定,預計未來也將對中國維持穩(wěn)定的PX出口。
(相關資料圖)
韓國方面:首先韓國的PX產能短期內不會淘汰,原因是韓國PX裝置以長流程為主,占比超過60%,一體化裝置效益有保障。另外中短流程裝置均有穩(wěn)定的原料來源,且韓國工貿結合程度很高,重視長約合作。其次,韓國PX出口量是否回歸取決于調油邏輯的強弱。韓國整體PX產量維持在900萬噸上下,因長流程裝置為主,產量受調油邏輯影響較小,但出口量浮動較大。2022年韓國PX出口流向中國的PX量減少了99.3萬噸,降幅18.7%。深究韓國PX的流向我們發(fā)現,韓國減少的這部分PX出口量,一部份出口至美國,一部分流入國內汽油調油市場。2022年韓國出口至美國的PX數量同比增加21.5萬噸達到26.9萬噸,但仍然不足以解釋對中國減少的99萬噸出口量。通過韓國的煉油產出我們可以看到,韓國2022年煉廠煉油產出有明顯的提升,在韓國本土PTA產能沒有擴張的情況下,韓國缺失的PX出口量大概率流向本國的調油商進行汽油生產。
總體而言,未來日本PX出口供應較為穩(wěn)定,韓國PX產量穩(wěn)定,但出口量受調油邏輯影響較大,若調油經濟旺盛,韓國PX主要流向本國調油及出口美國,出口至中國缺失量大約在90萬噸/年上下。若調油經濟較差,且我國PX缺口仍在的情況下,韓國PX大概率能夠回歸,填補一部份中國PX缺口。
投資建議:
PX絕對價格維持高位,PX環(huán)節(jié)加工費持續(xù)高企
風險提示:
PTA開工負荷超預期降低,原油超預期下跌
一、中國PX產能維持高增,進口依存逐步下滑
2019年,在民營大煉化的背景下,中國PX產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PX進口依存度逐步下降,至2023年7月,中國PX進口依存度下降至22.9%。但隨著煉廠投放受到限制,未來PX產能增速有所放緩,2024年僅煙臺裕龍島一套300萬噸PX裝置計劃投產。相比而言,PTA產能擴張維持高增,僅2024年就有超過2000萬噸裝置計劃投產,PX-PTA產能錯配現象無法得到進一步改善,中國PX市場仍然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外采PX需求仍在。
截至2023年7月,中國PX進口主要來源國為韓國和日本,占比達到64%,日韓PX產能對中國PTA產業(yè)鏈發(fā)展仍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本文希望通過梳理日韓PX產能及進出口狀況,結合2022年刮起的調油熱潮,分析中國未來PX供給的情況。
二、日本PX出口量穩(wěn)定,韓國PX出口受調油影響嚴重
日韓PX產能集中在本國較大的集團公司手中,近年來增長有限,產量相對穩(wěn)定,日本年度產量約250萬噸,韓國年度產量約900萬噸。
日本方面,PX出口量2019年后相對穩(wěn)定,總出口量穩(wěn)定在200萬噸左右,出口結構單一,約74%銷往中國,約23%銷往中國臺灣,約3%銷往韓國。
從日本PX出口構成可見,日本沒有受到調油邏輯的影響,轉銷PX至美國,每年銷往中國的PX量也穩(wěn)定在170萬噸左右。
韓國方面則有所不同,韓國出口結構變化不大,仍以中國為主,但自2022年起,韓國出口中國的PX量有明顯下滑,自2021年全年近530萬噸下降至2022年430萬噸,減量近100萬噸,降幅18.7%,2023年1-7月相對2022年同期亦小幅下降3.4%。不難發(fā)現,韓國PX產量自2020年起就穩(wěn)定在900萬噸左右,并未因調油邏輯有所減量,那么PX出口量的下滑流向何處?
韓國PX的流向無非三個,一是流向出口,韓國是亞洲最大的PX出口國;二是流向本國的PTA工廠,進行PTA生產;三是流向本國油品生產商,進行調油生產,PX具備較高的辛烷值,是理論上優(yōu)質的調油料。以下我們針對幾條路徑進行分析,深究韓國PX的流向。
深入韓國PX的進出口數據我們可以發(fā)現,韓國PX總出口在2022年下滑了92.3萬噸。不光銷往中國的PX產量減少,銷往中國臺灣及日本的PX量同樣大幅下降,銷往美國的PX量雖大幅提升,但也只有26.9萬噸,并未能解釋流向中國的PX量大幅下降。
同時,韓國本土PTA產能并未有提升,PX流向本土PTA生產可能性不大。
但自2022年起,韓國煉油產出有明顯的提高,同時伴隨石油產品出口高增長。因此,韓國PX出口量中減少的100萬噸大概率受到調油經濟性的影響,進入本土煉廠進行調油生產。
由此可見,來自韓國的PX出口量相對不穩(wěn)定,受到調油熱潮影響較大,不少投資者擔心韓國部分PX產能會永久丟失,帶來亞洲區(qū)域內供應持續(xù)偏緊。但經過我們的研究,日韓目前活躍的PX裝置產能總計約1400萬噸,其中69%為長流程裝置,從原油環(huán)節(jié)開始進行加工,原油來源多樣且較為穩(wěn)定,各單位之間存在平衡制約,PX負荷通常較為穩(wěn)定。其余25%的裝置為中流程裝置,6%的裝置為短流程裝置,以石腦油為原料或MX為原料進行PX生產,這部分產能受到調油經濟的影響較大,PX環(huán)節(jié)開工負荷彈性偏高。
三、調油消化了韓國多余的PX
調油經濟對于亞洲PX流向的影響已經得到證實,本文希望通過研究發(fā)現日韓PX出口減量流向何處,未來是否仍會回歸中國,通過上述內容,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日本方面:每年維持230-240萬噸PX產量,幾乎沒有產能擴張,出口量穩(wěn)定維持在200-220萬噸,其中出口至中國的PX量維持在170萬噸左右,并未受到調油經濟的影響。通過對日本PX裝置進行了解我們發(fā)現,日本以長流程裝置為主,配有煉油裝置,PX單元的開工負荷有保障,且日本自身對于PX的消耗十分有限,依賴出口,因此產量和出口量均較為穩(wěn)定,預計未來也將對中國維持穩(wěn)定的PX出口。
韓國方面:首先韓國的PX產能短期內不會淘汰,原因是韓國PX裝置以長流程為主,占比超過60%。另外中短流程裝置均有穩(wěn)定的原料來源,如現代與COSMO合資的中短流程裝置由現代和COSMO穩(wěn)定供應原料,樂天75萬噸中流程裝置更是與現代化學簽訂了期限至2036年的原料供應合約,且韓國工貿結合程度很高,重視長約合作。其次,韓國PX出口量是否回歸取決于調油邏輯的強弱。韓國整體PX產量維持在900萬噸上下,因長流程裝置為主,產量受調油邏輯影響較小,但出口量浮動較大。2022年韓國PX出口量同比減少近92.3萬噸,降幅14.9%,其中流向中國的PX量減少了99.3萬噸,降幅18.7%。深究韓國PX的流向我們發(fā)現,韓國減少的這部分PX出口量,一部份出口至美國,2022年韓國出口至美國的PX數量同比增加21.5萬噸達到26.9萬噸,但仍然不足以解釋對中國減少的99萬噸出口量。通過韓國的煉油產出我們可以看到,韓國2022年煉廠煉油產出有明顯的提升,在韓國本土PTA產能沒有擴張的情況下,韓國缺失的PX出口量大概率流向本國的調油商進行汽油生產。
總體而言,未來日本PX出口供應較為穩(wěn)定,韓國PX產量穩(wěn)定,但出口量受調油邏輯影響較大,若調油經濟旺盛,韓國PX主要流向本國調油及出口美國,出口至中國缺失量大約在90萬噸/年上下。若調油經濟較差,且我國PX缺口仍在的情況下,韓國PX大概率能夠回歸,填補一部份中國PX缺口。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