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我的童年是在農(nóng)村老家度過的。小時候,在村里小學讀書時,每年夏天麥收季節(jié),學校都會放半個月的“麥假”,由老師組織學生幫助生產(chǎn)隊收麥子拾麥穗。每次拾麥穗的時候,我和小伙伴們就會搓青麥穗吃。
所謂搓麥穗,其實就是把新鮮青麥穗放在手心里,兩個手掌合在一起,使勁搓幾下后,麥粒與外殼就會分離開,再用嘴輕輕一吹,外殼散去,就只留下香甜可口的青麥粒了。
那時,農(nóng)村還沒有分田到戶,土地屬于集體所有。由于老家生活水平不是很高,人們幾乎每頓飯都是吃玉米面和地瓜面餅子,時間長了都吃膩了。新鮮麥穗搓出來的青麥粒特別好吃,有一股淡淡的清新麥香味道,不僅解饞,還能擋餓。所以,小學生們都愿意給生產(chǎn)隊拾麥穗,因為有機會搓麥穗吃。
在搓麥穗之前,選擇麥穗也很有講究。首先要挑九成熟左右的青麥穗,這樣的麥穗麥粒軟硬適中,且麥粒飽滿個頭比較大,黃綠相間的麥穗為最好。麥穗不熟或太熟搓出來的麥粒都不好吃。不熟的麥穗麥粒里面全是些白色面水,稍一使勁就搓一手面水。麥穗長得太熟了也不行,麥粒硬而面,一點不好吃。
一般搓麥穗有兩種:一種是將新鮮的麥穗直接用手揉搓;一種是將新鮮的麥穗用火燒熟了后再用手揉搓。搓麥穗的方法不一樣,搓出來的麥粒味道也不盡相同。直接搓的麥穗,麥粒有一股淡淡的青麥香,而用火燒熟的麥穗搓出來的麥粒,不僅有一股淡淡的青麥香,還有一種濃烈的燒烤味道。只要條件允許,大家都會先把麥穗用火燒熟了再搓。
麥芒又尖又鋒利,搓麥穗時稍不注意,芒刺就會扎進手里,特別疼,而且細細的芒刺和皮膚顏色差不多,很難辨別位置,用縫衣針往外撥芒刺時,經(jīng)常都挑出血來了也找不準芒刺的具體位置。唉,吃青麥粒容易,挑手上的芒刺難?。∠啾戎?,烤熟的麥穗因為麥芒全都被火燒焦了,兩三下就能搓好。當然,過了火的青麥粒被燒成黑色,男孩子們相互追逐打鬧著玩,跑得滿頭大汗,滿手的黑灰抹得臉上、身上到處都是,全成了“大花臉”。
40多年過去了,每當麥收季節(jié),看到鄉(xiāng)下大片大片豐收在望的麥田時,就會想起小時候和小伙伴們一起搓青麥穗吃的情景,心里暖暖的,甜甜的,真的好懷念。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