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空蒙,水光瀲滟,一抹亮麗的警察藍穿行于山水之間。
在美麗的西子湖畔,遇見最美“楓警”——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qū)分局北山派出所。走進派出所寬敞明亮的政務服務大廳,每月一期的“北山故事”宣傳折頁引人注目,版式色彩繽紛,故事精彩紛呈。
北山派出所所長鳳素芳告訴《法治日報》記者,北山派出所始終堅持黨建統領,牢記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使命,創(chuàng)新發(fā)展“楓橋經驗”,保民安護民利惠民生暖民心,全心全意為民辦實事,全力打造最美“楓警”。
(相關資料圖)
永葆忠誠紅底色
時光的烙印,深深地鐫刻在45歲的社區(qū)民警施建國身上。19年來,他探索實踐了社區(qū)民警的“三勤”工作法:
腳勤——用腳步丈量社區(qū)基本情況;手勤——依靠科技建立“星火聯盟”;腦勤——理清群眾的“心愿清單”。
“串得百家門,方知百家事”,在施建國負責的“一畝三分地”,他通過網格化管理同步掌控轄區(qū)基本情況,以微信群暢通聯系渠道、理清群眾“心愿清單”,將私人手機號打造成“移動接警臺”,備受轄區(qū)群眾歡迎,被評為“杭州十佳親民警察”。
為更好傳承發(fā)揚“楓橋經驗”,去年以來,北山派出所部署年輕民警與優(yōu)秀老民警結成師徒對子。教導員胡斌告訴記者:“老民警積累了行之有效的群眾工作方法,值得年輕民警‘沉浸式學習’。年輕民警有新思路和技術手段,能夠和這些方法產生‘化學反應’,推動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
施建國的新徒弟李星熠,為了捂緊老百姓的錢袋子,自寫腳本拍攝視頻短片,開展面對面、點對點、滴灌式反詐宣傳,群眾愛看愛聽效果好。他與輔警周凡濤自導自演的反詐短劇《滿江紅之反詐》還在全省“平安亞運全民反詐——反詐達人秀(杭州)”公益活動中獲評一等獎。
守好紅色根脈,賡續(xù)紅色基因。
2021年,西湖公安將北山派出所作為紅色學習基地,以活力黨務領航務實隊務和創(chuàng)新警務,建成獨具西湖公安文化元素的“忠誠教育基地”,開展“踐行訓詞精神、忠誠履職擔當”“向功模致敬”“人人講‘三能’”等主題活動,用紅色文化感染、鍛造更多忠誠志士。
北山派出所有27名民警,其中25名是黨員,為了系好第一顆紐扣,新警入警儀式都在“忠誠教育基地”進行。紅色大廳中央,一盆萬年青,烘托一種莊嚴肅穆感,每個黨員民警自覺寫好紅色家譜、守好紅色陣地、當好紅色傳人。
因為傳承,每個北山人心中有光芒,腳下有力量,不斷抒寫著警隊的光榮與夢想:派出所先后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4次,被評為全省公安機關“最美警隊”。
堅持守護藍主色
爭分奪秒處置每一起警情,依靠群防群治壓警控案,是派出所立足主防、守護一方平安的責任所在。
地理位置特殊、政治要素集中、社會關注度高,負責8個社區(qū)治安管理,北山派出所如何在亞運時代扛旗踏浪、全力護航?
全科警察,是北山派出所在警務區(qū)創(chuàng)新改革中打造的“新發(fā)展引擎”。
“淡化警種意識,強化警察意識,打破嚴格界限,可以讓警務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達到最優(yōu)分布和集約使用?!狈止芑A工作的副所長蔣瑤介紹,所里軍轉民警多,充分考慮民警的個人優(yōu)勢和崗位經歷,從去年開始結合警務區(qū)創(chuàng)新改革,打造北山全科警察戰(zhàn)隊,高效盤活有限的警力。
從警19年的戴世國,2019年從一名辦案民警轉變成一名社區(qū)民警。作為警長,他在做好社區(qū)警務工作的同時,還參與多起治安案件的辦理,讓派出所警力運轉更加高效,能從案件辦理中學到最新的科學高效聯動處置方法,提升綜合能力。
聯防、聯勤、聯動、聯調,是警網協同和群防群治的關鍵詞。
北山派出所有一系列成熟的做法:融入“基層治理四平臺”、全科網格管理服務體系和街道(社區(qū))矛調中心,依托西湖區(qū)“一體化智治體系”和“西湖碼”應用,派出所和屬地街道每日會商、每周研判、一警多推送,通過數智賦能推動警網協同提質增效,對分局指揮中心流轉的非警務類警情全部派員到場,到場率100%,干預率、事后化解率也超過80%。
去年7月15日凌晨,北山派出所義警外賣員伏宜東送10瓶啤酒給女顧客,交接時發(fā)現一位同行比自己早幾分鐘送來了頭孢。他馬上反應過來不對勁,和同行商量后趕緊報警。
接下來,就是一串“1358”快速處警機制下的“教科書”般動作:北山派出所綜合指揮室在4秒內簽收警情,在30秒內完成處警指令,接處警民警趙松濤在58秒內通過電話回訪報警人,確認現場情況;綜合指揮室大屏實時跟進接處警情況,并聯動120;首波接處警民警7分31秒到達現場,成功救助服藥女子。
打造溫暖黃亮色
每個月的北山故事都有不一樣的色系,但每個北山人都有一種追求的最美亮色——溫暖黃。
今年二月的綠色折頁“溫暖政務服務零距離”,記錄一個為民辦實事的小故事:2月20日,社區(qū)民警李艷青在轄區(qū)走訪中獲悉彌陀寺路一位退休老干部需要遷移戶口,但90多歲高齡腿腳不方便,秉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理念,戶籍民警金瑩準備好材料,上門指導他在家通過手機就實現了“一窗通辦”。
諸如此類的溫暖故事每天都在北山發(fā)生。
北山派出所的綜合指揮室視頻作戰(zhàn)崗(尋物)和辦案隊便衣偵查崗(偵查),組成了“最溫暖的眼”。在同事眼中,輔警湯偉、范武超等默默堅守在視頻巡邏崗上的警力,都是“天眼”背后那雙眼睛。他們已記不清有多少次通過視頻巡控,為群眾找回走失老人、小孩和重要物件,助力民警破獲大案要案。
去年8月1日晚9時許,北山派出所接到陳女士的報警求助:自己戴了15年的鉆戒丟了,丟失的地點可能在市中醫(yī)院。就是憑著這條模糊的線索,民警帶領輔警硬生生地對5個多小時的監(jiān)控視頻一幀幀翻看了回放,最終輔警隊員江杰、汪敏打著手電筒在市中醫(yī)院的垃圾桶里幫陳女士找到了這枚珍貴的結婚鉆戒。
創(chuàng)新發(fā)展,歸根結底離不開凝共識、集眾智、聚群力。
北山派出所共有在冊活躍義警1700人,在社區(qū)志愿活動、節(jié)假日安防巡邏及宣傳等活動中,都能看到北山義警的身影。
成立于2019年的北山“星火聯盟”,是北山義警的一支重要群防群治力量,它來自轄區(qū)64家具有獨立安保力量、具備一定體量的單位,由派出所牽頭指導,每季度例會對突出個人和單位進行先進評選和頒獎。去年以來,北山派出所推動“星火聯盟”縱深分化出警情守護、警律聯調、警銀共防3個特色子品牌。
此外,北山派出所還組織了“熊貓老人守護隊”“小芽兒成長服務隊”,為轄區(qū)一老一小提供溫馨貼心的服務,不斷提升轄區(qū)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