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4月18日消息 今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滬指跌0.19%,報3379.23點,深成指跌0.17%,報11834.77點,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0.26%,報2428.18點,科創(chuàng)50指數跌0.82%,報1130.81點。
(資料圖)
盤面上,房地產服務、船舶制造、MLCC、鹽湖提鋰、航運港口等板塊漲幅靠前,Chiplet概念、貴金屬、寧組合、半導體等板塊跌幅靠前。
個股聚焦
奧園美谷跌停,公司修正2022年度業(yè)績預告,預計凈虧損擴大至8億元-16億元;
歌爾股份跌6.83%,公司一季度凈利潤1.06億,同比下降88.22%。
全球市場
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開盤跌0.32%。恒港股恒生指數開盤跌0.67%。日經225指數開盤上漲0.2%,至28567.54點; 東證指數開盤上漲0.3%,至2033.70點。韓國KOSPI指數開盤上漲0.2%,至2582.23點。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上漲,道指漲0.3%,報33987.18點;納指漲0.28%,報12157.72點;標普500指數漲0.33%,報4151.32點。歐洲主要股指收盤多數下跌,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0.53%。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814元,下調135個基點。
機構觀點
東方證券指出,周一除了AI概念股回落外,大金融搭臺、績優(yōu)股唱戲的市場特點比較鮮明,行業(yè)與概念板塊輪動提速,局部賺錢效應仍存。
大金融的上漲體現出“中特估”深層邏輯,即央國企有望更好平衡社會價值與股東利益,實現股權價值提升,具體表現為三大運營商、中字頭基建股、三桶油、大金融等成為本輪央企估值重塑的主力,外溢效應有望加快板塊價值修復,對股指形成直接推動作用;因此央企估值有望成為全年主線之一,高分紅、重組事件或是關鍵催化劑。從短期配置角度看,繼續(xù)看好有業(yè)績支撐的個股,如醫(yī)藥、電子等,同時可關注一季報有望超預期的大消費股,如啤酒、食品等。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稱,短線操作上要均衡配置,把握4月業(yè)績主線和與經濟復蘇相關度較高的主線,目前我們仍維持此判斷。人工智能相關板塊短線波動加大,但中長期投資主線的地位尚未發(fā)生明顯變化。
其他題材概念方面,中特估、黃金和人民幣國際化等仍可繼續(xù)關注。另外,4月財報季仍建議關注有業(yè)績體現的大消費、新能源等以及有業(yè)績拐點預期的地產鏈和半導體電子等。隨著市場對經濟修復的可能上修,順周期板塊也會呈現階段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