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整個三月,拼多多Temu業(yè)務都籠罩在爆倉的陰云之下。
“快件到達收方倉庫,正排隊驗貨簽收,請耐心等待?!薄皬?月2號收貨到現(xiàn)在,產品都還沒有入庫。”“爆款早已賣斷貨了。”
(相關資料圖)
3月14日起,招商經理們在不同類目群里陸續(xù)發(fā)的通知,為“狂飆”的Temu業(yè)務按下了暫停鍵:“為提升倉庫發(fā)貨能力,這幾天倉庫會優(yōu)先安排貨品發(fā)送,暫時停止收貨,所有首單停止審批,補貨單停止審批;暫時關閉JIT(注:一種無需提前備貨的預售模式);下午沒發(fā)貨的備貨單,全部都會作廢,具體恢復時間,請商家留意買手通知?!?/p>
兩周過去了,商家們沒有等來開倉,反而等來了庫存的消耗殆盡,銷量暴跌。與此同時Temu的員工則在積極尋找倉庫、勞務資源,處理積壓的爆倉快遞。有招商經理直接在朋友圈招工:“求介紹勞務公司,坐標廣東,日均一線勞務需求一萬人+?!?/p>
界面新聞記者從商家分享的照片中看到,位于廣東肇慶、清遠等地的Temu倉庫,快遞堆成山,目之所及的范圍內全是包裹,晚上這里也燈火通明,工作人員日夜處理包裹。
對于爆倉的原因,一位Temu的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業(yè)務發(fā)展得太快,用戶單量暴漲,倉庫能力跟不上?!?/p>
過去半個月里,Temu全力整理倉庫,甚至前臺的營銷、活動刻意有所減少,上述人士說某些部門例如用戶增長甚至被要求放假一周,壓低單量以給倉庫喘息的空間,“也是好事,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了?!?/p>
這一輪爆倉始于2月中旬Temu在美國收視率最高的超級碗播出了一條“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的電視廣告,當天Temu在谷歌的搜索量上就首次超過了SHEIN。有報道稱這條30秒的廣告,預估花費超過1500萬美元,但為Temu帶來了App下載量45%的激增,日活躍用戶增長也有約20%。
顯然,Temu并未準備好平臺流量迎來暴增。再加上全球版圖中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新站點的陸續(xù)開放,快速增長也為平臺帶來了一些后遺癥。
“拼多多”式速度
Temu的步子邁得有多快?
從去年9月上線以來,Temu僅僅用了48天就沖上了美國蘋果應用商店購物板塊的榜首位置;成功拓荒美國5個月后,Temu就將相同的經驗復制到加拿大;在這個3月,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區(qū)域已經同步上線,其版圖繼續(xù)向歐洲擴張。
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勢,Temu沿用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速度,將用戶的盤子迅速鋪開。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公司YipitData的消息,僅在2023年1月,Temu的銷售額就接近2億美元。
Temu快速增長,背后則是拼多多式創(chuàng)業(yè)的極致效率。
“他們主要是團隊執(zhí)行力強,老帶新,壓力巨大,干活仿佛不要命。其他的平臺招商一般都要求有跨境經驗,但拼多多的招商風格是管他三七二十一,有供應鏈能力直接上?!痹啻螏椭鶷emu開招商會的“老馬電商圈”創(chuàng)始人馬凱躍表示。
拼多多的風格堪稱國內互聯(lián)網(wǎng)“卷王”,截止到2021年底拼多多員工共計9762人,一個一萬人左右量級的公司,撐起了月活超過7億的拼多多APP、日活破1.5億的多多視頻、海外版Temu、多多買菜、快團團等數(shù)個業(yè)務。
在最初高舉進攻北美市場時,拼多多復制SHEIN的成功經驗,學習后者的“寄售模式”,和幾乎相同的跨境小包物流。
Temu的首批招商商家,定向針對的就是有跨境平臺經驗特別是SHEIN的供應鏈,并優(yōu)先給予資源傾斜。業(yè)務推進過程中,Temu也不斷挖人,此前SHEIN的一位產品經理曾告訴界面新聞:“業(yè)務側基本人均收到拼多多HR的好友申請,Temu不斷以2-3倍的薪資大手筆定向挖角。”
但在短短幾個月后Temu就跑出了自己的道路。Temu沒有采用SHEIN“小單快返”的供應模式,而是直接大規(guī)模壓低成本,并用前期的投入補貼、類“砍一刀”的社交玩法,覆蓋全品類。
雖說Temu是自營風格,但其大部分能力都是通過合作伙伴實現(xiàn),Temu不承擔壓貨風險,也沒有在海外建倉,只負責國內倉發(fā)貨、營銷推廣以及售后服務,一如當初國內主站崛起時,借助了微信支付以及社會物流能力實現(xiàn)彎道超車。
Temu還發(fā)揮了拼多多能吃苦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精神,地毯式的招商節(jié)奏、殘酷的供應商篩選制度,帶來諸多怨言的同時,也將效率發(fā)揮到了極致。
今年2月,Temu爆出內部KPI:截至2023年9月1日,其北美GMV(總成交額)至少有一天要超過SHEIN。不過上述Temu的內部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短期內Temu還在看競爭對手SHEIN,制定業(yè)務超越的目標,但作為全品類平臺,Temu全球擴張的最終目標其實還是亞馬遜。一個看似“胃口巨大”的野心。
此前“晚點LatePost”報道稱Temu的業(yè)務優(yōu)先級已經高于國內主站,并由拼多多核心高管COO 顧娉娉(花名:阿布)默認牽頭帶隊。海外市場意味著全新增量,這是拼多多的又一個戰(zhàn)略級項目。
有商家看到,過去一段時間幾乎身邊所有的工廠都在講出海。而從3月起,Temu團隊也喊出口號將深入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安徽、陜西、四川、湖北等國內100個產業(yè)帶地區(qū),招募賣家以豐富Temu供應鏈。
三月的爆倉,在拼多多招商經理們的對外口徑中是好消息,這意味著平臺生意漲得足夠快。
也有更多商家記得,這已經是Temu的第二次爆倉了,去年Temu全渠道買量并通過補貼等方式,將流量推向高峰后,爆倉等待了13天有余。這一次,平臺后端的倉庫速度依舊跟不上業(yè)務進展。
據(jù)界面新聞記者了解,目前Temu共有7個倉庫,分布在廣東肇慶、清遠等地,且數(shù)量仍在不斷增加。
“前端還在開新站點,瘋狂招商,催備貨,后備力量跟不上宏偉藍圖。有限的人手服務不了這么多商家,還有很多人在聽到要停止備貨消息的前夕,一股腦把所有的貨全都發(fā)了出去,進一步加重倉庫負擔?!币晃籘emu商家告訴界面新聞,目前招商經理的口徑是預計等到本周日(4月2日)左右才能全面開倉,恢復發(fā)貨。
“低價無底洞”
拼多多的“卷王”式創(chuàng)業(yè),看起來為Temu積累起了足夠勢能,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商家的無限內卷,他們前赴后繼掉進低價的“無底洞”。
就在爆倉的同一時間段,Temu賣家后臺中心收到一則競價管理的通知。平臺稱是為了建立對商家上款的保護機制,減少不必要的同款站內競爭,系統(tǒng)會自動識別同款的貨品進行競價。
簡單來說,就是所有同款中出價最低就算競價成功。網(wǎng)頁Banner上用橙色字體顯眼地標注著:“競價成功,百里挑一,同款商品流量獨享”,而競價一旦失敗,則會被平臺限制下單與上架售賣。
在商家的理解中,供應鏈同款已經足夠多了,接下來同一類目就要拼價格,“別無選擇,只能被迫參與撕殺?!?/p>
誠然,價格是Temu在海外開疆拓土最直接的“殺器”。
除了拼多多的早期人才團隊,Temu后期招聘的買手大多是跨境采購出身,他們深諳成本分析,能將商家報價一壓再壓,界面新聞也曾報道,Temu買手會要求產品核價要低于市場批發(fā)價,低于1688同款最低價。
商家管理體系下,“動銷機制”也足夠嚴苛:只要15天賣不動,或者30天動銷低于30件/90美金的商品,就會成為滯銷產品,后果只能是降價或者退倉下架。
這種輪動的市場選擇淘汰,讓Temu上的商品自然形成競爭機制,多數(shù)商家不愿意被裹挾,但為了流量,他們也沒有更多選擇權。馬凱躍認為,平臺成長過程中,會有40%的商家都會被篩選出去。
更早之前,1月過年期間,Temu平臺就曾在不提前告知,并未經商家同意,自動下調部分商品的供貨價格,24小時內商家無處理回復就會被視為自動同意。這樣的硬性操作讓不少商家對平臺的態(tài)度急轉直下,甚至出走。
“過年期間所有人都放假了,結果我們超過一半的產品都直接被打了8折,Temu本來就是利潤很低的分銷渠道,加上運費我們直接虧損?!币晃唤洑v了硬性降價的商家曉冰(化名)告訴界面新聞,“當時我就直接找到小二,說不用降價了,退貨吧?!?/p>
曉冰浸淫外貿多年,在亞馬遜、速賣通等多平臺均有開店,但是與Temu的合作過程讓她覺得平臺不夠規(guī)范,同時也做不到“沉淀”。
她口里的沉淀,指的是商品鏈接。在其他的跨境電商平臺,商品鏈接相當于商家資產,前期通過虧損降價去推量,等積攢了一定的好評后,可以適當漲回價格,商家也能有利可圖。
“暫時不賺錢的生意我們愿意去做,但在拼多多的機制里,不僅沒有沉淀,還要落入被動的境地。降價之前不溝通,硬性降價之后也不可能調回來?!弊罱K,曉冰關掉了Temu平臺上的四家店鋪。
KPI導向
對于拼多多來說,他們不會因為失去這1個客戶和4個店鋪,就改變自己的速度與風格。
有商家表示,在Temu內部KPI競爭也很激烈,甚至不同類目之間都存在相互競爭,平臺買手們要看到的是業(yè)績,有流量,降價就會直接轉為銷售。
“平臺不斷招商,商家們每天像流水一樣不斷進來,小的流失算什么,會有新人補充。其實我也理解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出于一種KPI的驅動方式。”曉冰說。
在這種KPI導向下,很多行為就不難理解了,商家們看中Temu的平臺流量,在這個過程中被篩選、被淘汰。最終,有獨家或定制供應鏈實力的商家會受到機制青睞。
時至今日,Temu仍在延續(xù)調價策略,每天商家都在和買手上演不同的拉鋸戰(zhàn)。
目前,Temu已經發(fā)布了KA商家(Key Account,即重點商家)的招募條件,甚至成立了一個單獨的業(yè)務部門,來對接國內的知名品牌以及在亞馬遜上注冊的品牌及獨立站,有小二點對點對接。
先白牌、再品牌,延續(xù)了拼多多國內主站業(yè)務先下沉、再上升的發(fā)展路徑,如今Temu的已入駐品牌墻上,已經有包括小米、聯(lián)想、安克創(chuàng)新、德力、品勝、牧高笛等品牌。
過去拼多多也走過低價營銷路線,但最終的賺錢本質在于規(guī)模效應,當用戶和GMV積攢到一定量級的時候,就有機會把物流成本打下來,并在B端商家品牌收取費用,實現(xiàn)盈利。海外Temu大概率也會復制相同的路徑。
在界面新聞的采訪中,多數(shù)行業(yè)人士都表達了對Temu發(fā)展前景的看好。不過,當前Temu的供應鏈仍處于早期階段,特別是倉儲物流段,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例如多數(shù)商家現(xiàn)在所擔心的,Temu能否接住重新開倉后的貨品流量。
3月23日晚間TikTok首席執(zhí)行官周受資在美國國會上,面對持續(xù)了五個多小時的聽證會質詢,更是生動地展示了,未來復制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模式出?;驅⒚媾R的“水土不服”。特別是在稅收問題、數(shù)據(jù)安全層面,Temu會遇到多少難題,還未可知。
據(jù)雷鋒網(wǎng)報道,近日拼多多的組織架構發(fā)生調整,除了廣州與商品、商家有關的B端團隊,其余團隊都在做IM區(qū)隔;其中也包括Temu的部分團隊。同時,Temu在2022年將總部設立在美國波士頓,通過這家公司經營海外業(yè)務。
上述拼多多內部人士證實了這一說法:“作為獨立事業(yè)部,Temu在組織架構上比多多買菜更獨立,參考字節(jié)跳動對TikTok的調整拆分,特別是數(shù)據(jù)層面的管理,主要是為了Temu未來的合規(guī)做進一步準備?!?/p>
界面新聞記者 | 程璐
界面新聞編輯 | 肖芳 文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