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近期美方炒作所謂“間諜氣球”事件,給中美交流對話制造障礙,對此你怎么看?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我們首先來梳理一下時間節(jié)點。
第一,氣球是什么時候被美國人發(fā)現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1日周三,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最早報道,蒙大拿州比林斯-洛根國際機場當天下午1點30到3點30關停,期間有當地居民注意到一個“巨大白色氣球”。而為什么機場會關停,根據五角大樓官員2月2日周四正式回應,軍方當時正準備采取應對措施,包括擊落該氣球。
那美國軍方又是什么時候探測到氣球的?2月2日,美國國防部發(fā)言人表示,包括北美防空司令部在內,美國政府已經發(fā)現并正在跟蹤一個所謂“高空偵察氣球”。發(fā)言人表示,該氣球足夠大,盡管高,但商業(yè)飛行員肉眼就可以看到。同日,又有五角大樓官員對美媒華盛頓郵報稱,該氣球最早被發(fā)現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外海漂浮,接著在加拿大上空飛行,然后再抵達美國本土,軌跡非常清楚。
換言之,根據美媒公開的資料,早在2月1日周三氣球進入美國本土蒙大拿州之前,美國政府就已經發(fā)現了這個氣球,并開始持續(xù)追蹤。
第二,有關這個氣球,中美之間有沒有進行過溝通?
在2月2日美國國防部就氣球首次發(fā)布的正式通告中,有這么一句話,“美國已通過多個渠道與中國官員進行了接觸,并將此事的嚴重性轉達給中方”。考慮到當前中美關系的微妙性,美國軍方大概率會在發(fā)現氣球的第一時間與中方接觸,具體是什么時候外界不得而知,但根據剛才的第一點,可以推測,至少在2月1日進入美國蒙大拿州內陸之前。
好了,美國方面一早發(fā)現了氣球,也大概率一早與中國就氣球進行了溝通,聽取了相關解釋,知道這就是一個民用氣象氣球。然后在氣球飄入美國本土,在美國民眾可以用肉眼看到這個氣球之后,就咬死這是一個所謂“高空間諜氣球”,宣稱危害極大。有多大呢,用美國國防部的話說,這個氣球試圖飛躍美國本土的核導彈發(fā)射基地。如此嚴重,美國軍方依然始終不肯擊落該擊球,而是允許它一路向東,根據美媒CNN的最新報道,大概2月4日周六晚,這個氣球直接就離開美國東海岸了。
這哪是間諜氣球啊,這簡直是一個環(huán)游美國的廣告氣球,是美國政府和政客手中宣揚所謂“中國威脅論”的最新契機,用一個具體可感知的方式向美國民眾表示,“你看,中國人多可怕”。包括CNN、福克斯新聞在內,各大媒體進行直播式報道,成功激起了美國民眾的注意力和復雜情緒。
這是什么?這就是美國搞了一個低配版的“衛(wèi)星危機”。1957年,蘇聯成功發(fā)射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美國政府和媒體隨即全力渲染蘇聯擁有威脅美國的能力?!度A盛頓郵報》最新刊發(fā)的一篇評論就陰陽怪氣地寫道,即便這個氣球毫無意義,它也“刺穿了美國人的集體安全感……讓美國人有理由在看到天空中的一個小斑點之后立即躲起來”。但事實上,連美國國防部發(fā)言人2月2日也承認,這個氣球的情報收集能力“很有限”。但美國人玩的就是陽謀。
而我們也注意到中方在事件發(fā)生后,就開誠布公作出澄清。外交部強調飛艇雖來自中國,但是民用屬性,誤入美國是因不可抗力,中方將繼續(xù)同美方保持溝通,妥善處理這次的意外情況。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時也強調,中國是負責任國家,一貫嚴格遵守國際法,我們不接受任何無端的臆測和炒作。面對意外情況,雙方要做的,就是保持定力,及時溝通,避免誤判,管控分歧。從中我看出的是中方對于解決此次意外事態(tài)的誠意,更是堅守兩國元首共識,把穩(wěn)中美關系航向的堅定意志。因為,中美關系不應該,也絕不能被這樣的意外所干擾和帶偏。
直新聞:我們注意到,美國防長奧斯汀近期的亞太之行,不斷煽風點火,試圖建立圍堵中國的包圍網,對此你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用宏觀一點的語句來回答你的問題,美國防長奧斯汀過去一周在亞太煽風點火,就是在為美國的戰(zhàn)略收縮提前布局。
美國地緣政治學者羅伯特·卡普蘭曾經提出過這么一個觀點,那就是中美西太平洋的博弈,時間在中國這一邊。為什么呢?卡普蘭認為,只要當前中美經濟軍事發(fā)展態(tài)勢不變,中國在西太平洋硬實力部署的積累遲早會超越美國。卡普蘭以海軍新下水戰(zhàn)艦為例,他表示,即便美軍能做到解放軍的兩倍,由于美國要全球部署,而中國只需要集結在西太平洋上,在未來某個時間節(jié)點,美國的決策者為了維持戰(zhàn)略安全,將不得不后撤前沿部署的軍事力量,以求得兩邊的實力密度均衡,這樣也就為西太平洋的地緣秩序調整留出必要的權力真空。
而事實上,美國進行戰(zhàn)略收縮的壓力其實比當年卡普蘭預想的還要大。實力積累速度比不過中國,又不想把西太平洋拱手讓給中國,美國唯一的選擇就是建立遏制中國的包圍網。就拿菲律賓提供給美國的九個基地來說,美國缺的是這九個軍事基地嗎?美國當前在西太地區(qū)以韓國、日本、關島、新加坡為核心支撐的基地群足以支撐當地美軍一切后勤和戰(zhàn)時運作,美國缺的,就像我剛才講的,是未來能夠持續(xù)壓制中國的硬實力。這九個基地在軍事上不過是一種象征意義,其真實目的是離間中菲之間的關系,讓中國未來西太平洋的戰(zhàn)略博弈局勢更加復雜,從而打亂中國走向深海的節(jié)奏。
奧斯汀過去一周的亞太之行看似令人眼花繚亂,但關鍵其實只有兩處,也就是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國家是美國在東北亞地緣戰(zhàn)略中的核心抓手,也是未來唯二有可能在中美博弈中發(fā)揮有意義變量的國家。正如我在昨天的評論中提到,日韓兩國領土上都有著相當數量的美國駐軍,而且一個依仗美國來實現自身的國家正?;?,另一個依附美國來求得與大國對話乃至是自保的資格。局勢當前看似對中國相當不利,但未來則不一定。隨著美國越來越要求日韓承擔遏制中國的直接責任,也就是美國越來越不愿意單獨與中國直接進入沖突之中,美國實際上也在越來越不愿意承擔對于日韓的直接安保責任。打個比方,當老大越來越不愿意出面撐場子,底下搭上身家性命的小弟們總有一天會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認這么一個老大到底是為了什么?
美國始終宣稱,對于日韓而言,未來只有兩條路,不是投靠美國,就是“受制于中國”,但我認為,日韓都相信還有第三條道路,就是與中國在東亞地區(qū)的領導力進行積極整合,成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伙伴。畢竟為虎作倀,永遠都是犧牲品的命運;而棄暗投明,則可以從小弟成為合伙人。不要忘了,中美有著整個太平洋作為博弈縱深,而日韓與中國之間則只有黃海與東海,這個利害關系,我相信日韓政治家都懂。
作者丨張思南,直新聞主筆,深圳衛(wèi)視《直播港澳臺》特約評論員
編輯丨楊穎,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