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中國足球哪些事兒
(資料圖片)
編輯丨馮小
從3比0打到3比2,成都蓉城差點從青春足球場帶走一分。而艾克森的絕平球被吹掉在賽后引發(fā)了巨大的爭議,然而這一次輿論的槍口并沒有對準當值主裁刑琦以及舉旗的第二助理裁判王喜洪,而是對VAR裁判馬寧采取了狂轟濫炸;一時間有關“var裁判馬寧認為攻方手球進球無效”等標題被刷屏,仿佛不露面的馬寧都有很強的存在感。
然而這一回,馬寧錯了么?他是很無奈地躺槍了。
關于成都蓉城被吹掉的這個進球,需要考慮兩個因素——帕拉西奧斯是否手球?帕拉西奧斯是否為無意手球?
通過本場比賽的直播畫面不難看出,在艾克森進球后,第二助理裁判王喜洪先舉旗示意帕拉西奧斯手球,當值主裁刑琦吹哨,示意攻方犯規(guī),這時候VAR會介入檢查進球是否有效。
然而遺憾的是,青春足球場設置的這些轉播機位,相對清晰的近景鏡頭,連帕拉西奧斯人影都沒有拍到;能拍到帕拉西奧斯的遠景鏡頭,沒有一個畫面清晰的。解說本場比賽的著名媒體人王宇在解說中就明確表示:“這個像素有點糊啊,不知道馬寧看的是不是同樣的畫面,如果是的話,只能是叫苦不迭啊,這哪看的清呢”!
而在賽后王宇也在個人社交平臺補充到——“這個球是天災,判進或者不進都可以,兩邊接受就好了。因為回放的畫面實在太糊了,有如小霸王游戲機,看了那么多遍,我反正是完全不敢說那球碰的是帕拉西奧斯的肚子還是腰還是肘尖,一邊看一邊在想,如果馬寧看的畫面和我看的一樣的話,那視頻助理裁判這活真是沒法干,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啊。像這樣的極端情況,非要找責任人的話,那就是視頻回放設備硬件實在拉胯,能不能升級一下像素,軟件不好提升,硬件咱還不行么?”
而在賽后,有一張源自球迷在現(xiàn)場拍攝的視頻截圖,在網(wǎng)上被瘋傳;而那張較為模糊的截圖,球還沒有發(fā)展到帕拉西奧斯的身上,所以這張模糊的截圖說明不了問題;何況就算這張截圖再清晰,球迷在現(xiàn)場拍攝的畫面,坐在VAR直播間的馬寧是看不到的。
主裁判在場內做出裁決之后,VAR要推翻主裁判,必須要有足夠清晰的證據(jù)。然而當VAR工作間已經(jīng)調換了多個角度的鏡頭,經(jīng)過反復觀看,始終找不到一個清晰有效的回放!
而VAR工作手冊明確提到了——如果回看無法明確確認或推翻,那就維持原判。面對如此模糊的畫面,馬寧總不能去猜帕拉西奧斯是否手球,是否為無意手球吧?所以馬寧在這個球上,沒有充分地介入依據(jù),他沒有充足的理由去推翻主裁判刑琦和第二邊裁王喜洪的裁決,最終他沒有介入是合理的。
而之所以馬寧做出了合理的決定,卻依舊遭遇輿論猛烈抨擊的原因在于——他打破了“潛規(guī)則”而遭人恨!
從2015年上港打申花那場5比0開始,馬寧給外界留下了強硬,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的印象,也被貼上了“卡牌大師”的標簽。
而在過去這些年,我們的球員和俱樂部在聯(lián)賽中早就習慣了,用“圍裁判”,甚至是用言語諷刺、威脅的方式,挑戰(zhàn)裁判權威,來影響主裁判對于比賽的掌控。而大多數(shù)本土裁判,面對球員、教練的喋喋不休,不斷挑戰(zhàn)權威的舉動,往往會變得比較慫,這會進一步助長個別球員的囂張氣焰。然而在其他裁判身上,往往可以起到效果的威脅手段,在馬寧這里成了無用功,甚至有可能惹怒馬寧起到反作用。久而久之的,馬寧這種強硬的,在中國足壇堪稱顛覆性的執(zhí)法風格,讓他跟部分俱樂部、球員結下了梁子。
可是馬寧這樣的執(zhí)法尺度錯了么?
17年亞冠小組賽,艾因和阿爾希拉爾的對決,馬寧就出示了1紅8黃,并判了3個點球;杜海勒和阿爾瓦赫達的比賽,他給了兩張紅牌。17年亞冠波斯波利斯第二回合在客場淘汰阿爾阿赫利的比賽,馬寧出示兩張紅牌,并在最后階段連續(xù)判給波斯波利斯兩個點球。。。
但是那幾場,對于馬寧執(zhí)法的準確度,以及對于場面的掌控,一向對中國足球帶“有色眼鏡”的西亞媒體和亞足聯(lián)內部普遍給予了馬寧好評。。。也就是在17年亞冠之后,馬寧正式進入了亞足聯(lián)裁判的第一梯隊,并經(jīng)過幾年的不斷考驗,才得到了執(zhí)法世俱杯,并在世界杯舉牌子的機會,這說明馬寧的執(zhí)法標準早就跟國際接軌了。
然而從金元足球時期開始,資本和輿論早已綁定;當個別俱樂部高層親自出來帶節(jié)奏,當一部分掌握了話語權的媒體,選擇充當資本的“打手”,當不少球員在私下里都跟媒體朋友吐槽,想找個機會揍馬寧一頓(當然基本都是嘴炮);久而久之的讓馬寧常年站在了輿論的對立面,導致很多人就是在刻意去找馬寧的“茬”!
當年馬寧跟朋友在外面吃飯,就被極端球迷杜撰為馬寧跟時任上港老總隋國揚喝酒。之后馬寧選擇報警,造謠的球迷被警察教育了一頓,主動發(fā)了道歉信之后,馬寧接受了和解!然而有多少人記住了這封道歉信?時至今日,在網(wǎng)上依舊有不少人在傳播馬寧和上港老總喝酒的謠言。
而青島打成都這場比賽,爭議點在于邊裁舉旗示意手球,主裁吹罰攻方犯規(guī)產(chǎn)生的;然而被罵的卻是面對模糊畫面,沒有介入依據(jù)的馬寧。但反過來說,如果馬寧在缺乏依據(jù)的情況下介入改變了判罰,會不會有更多的人以“畫面模糊也要改變比賽結果”為由,對于馬寧發(fā)起更猛烈地抨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