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當996、熬夜加班、內卷成為職場“打工人”的常態(tài)后,在高度競爭性的職場環(huán)境中,不少打工人,開始想靠MBA“彎道超車”了。
(相關資料圖)
MBA即工商管理碩士,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劃水學歷”“花錢就能鍍金”。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的MBA學費,勸退了不少人。但在職場人對學歷、人脈、管理知識學習的渴望下,近幾年,MBA的報名人數(shù)一直處于上升態(tài)勢。
越來越多大學也開始開設MBA項目。而且很多學校還在擴招。對比招生簡章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中央財經(jīng)大學2022年非全日制MBA擴招100人,擴招比例約為24%;西南大學2022年非全日制MBA招生350人擴招160人,擴招比例高達84%。
那學校擴招下,MBA的申請容易嗎?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MBA確實要比普通研究生考試難度低一些。畢竟高額學費、工作背景等要求,已經(jīng)篩掉了一部分競爭對手。不過,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共計有約1.1萬人申請北大光華MBA,但今年的招生名額總計只有440人,也就是說,最終通過率不足5%。
再從學費來看,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為例,非全日制MBA兩年的學費是39.8萬元;清華五道口MBA項目由于是和康奈爾大學的合作項目,有出國交換的機會,學費更高,需要80萬左右。
此外,就算成功上岸MBA,學習壓力也不小。一般來講上MBA的都是非全日制學生,需要努力平衡工作和學業(yè)。在讀MBA的付女士表示,一年要學二十多門課,寫不完的論文、做不完的PPT,實在讓人覺得壓力很大。
那讀完MBA能突破職場瓶頸嗎?伊姐和不少讀了MBA的受訪人聊天后發(fā)現(xiàn),很多人都認為花幾十萬讀MBA,這筆錢其實相當于沉沒成本。他們希望通過這場自我投資升職加薪,以及積累人脈資源。
同時有網(wǎng)友表示,現(xiàn)在MBA的學生群體越來越年輕化,同學之間的職業(yè)積累相差不大,即便是結交朋友也不過是在原來的圈子里打轉,收獲和付出不成正比。也有網(wǎng)友表示,現(xiàn)在的MBA實在是言過其實,教出來的學生擅長理論,擅長發(fā)號施令卻不擅長解決實際問題,好高騖遠,心浮氣躁。說他們獲得的是‘真的假文憑’一點兒也不過分。
值得注意的是,MBA滾滾熱潮中往往不乏渾水摸魚者。很多人為了趕上MBA的快車,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冒牌班車”。據(jù)報道,自1996年開始,曾在中國招收學員的“野雞大學”不下200家;目前仍活躍招生的約有100家,其中95%以上來自美國,而這些“野雞大學”并沒有經(jīng)過美國教育部認可。
對此,有專家表示,中國現(xiàn)在缺少一個關于MBA資格的審查委員會,因此對于師資、教學等都無法做出評判,于是有些人就把MBA當作搖錢樹。雖然很多廣告聲勢很大,但真正應該落實的東西卻很虛化。而這也造成現(xiàn)今MBA魚龍混雜,寄望通過讀MBA改變命運的人還應慎重考慮。(思維財經(jīng)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