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資料圖片)
3月28日早上8點半,吳洪強和婁雙奇夫妻倆就來到位于青島市李滄區(qū)的書院路中防商街負二樓的“小婁姐姐”麻辣燙店,為小店即將到來的一天經(jīng)營做準備。上午10點剛過,外賣平臺接到訂單的聲音就叮咚響了起來,一天忙碌的營業(yè)開始了。
十年前,24歲的吳洪強和20歲的婁雙奇還生活在他們的家鄉(xiāng)黑龍江省的一處農(nóng)村,這一年他們迎來了一對雙胞胎女兒。隨著孩子的成長,年輕的夫妻倆向往山東地區(qū)的教育資源,決定出來闖一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孩子們在山東上學,受到更好的教育。由于之前吳洪強曾短暫地來青島打過工,對這座城市留下了城市好、人氣旺的印象,最終他們選擇來到了青島。
吳洪強在店中忙著為外賣訂單配菜。
“當時的我們內(nèi)心非常忐忑,一心想的就是一定不能讓家里人失望,也想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好一些,想在這個大城市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吳洪強告訴記者,當時他們夫妻倆從農(nóng)村來到大城市很迷茫,帶著家里人的寄托,孩子爺爺把僅有的幾萬元存款給了他們,讓他們出來闖蕩闖蕩。
店中的特色麻辣燙十分誘人。
“‘小婁姐姐’這個品牌成立于2015年,之所以選擇做這個麻辣燙品類,除了這是來自我們家鄉(xiāng)的小吃,第一因為媳婦愿意吃,第二也是看好麻辣燙這個品類比較受年輕人喜愛。”吳洪強很清楚地記得,當時他們?yōu)榱似鹈g盡腦汁,想了10多個名字?!昂髞頉Q定就叫‘小婁姐姐’,因為媳婦姓婁,我感覺也挺親切,就把這個‘小婁姐姐’定下來了。其實當初起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內(nèi)心里面還有另外一種想法,我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從10歲的時候母親就改嫁了,我跟父親相依為命。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跟媳婦結(jié)婚那天起我就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白頭到老,不會讓我們的孩子缺少任何一方的愛?!?/p>
夫妻兩人配合默契。
吳洪強說,當時他把跟店里有關系的注冊資質(zhì)等都寫了媳婦婁雙奇的名字?!爱敃r開這個店也是把所有的積蓄都投入進去了,我愛我媳婦,我想把這個店包裝成一份禮物送給她?!?/p>
開店之初,夫妻倆通過潛心研究獨創(chuàng)了炒料調(diào)料的配方,定下了用好湯好料好食材的的經(jīng)營準則。幾年來,凡是有顧客當面或者電話咨詢,吳洪強都會自信滿滿地回應,他店中的食物食材天然衛(wèi)生,孩子、孕婦、老人都可以放心食用。
夫妻兩人一起在店中忙碌。
夫妻兩人一人在前廳,一人在后廚,一忙就是一天。
據(jù)夫妻倆介紹,2015年他們的小店“小婁姐姐”開業(yè)了,初來青島手上錢不多,就選址了當年的李村地區(qū),當時青島的麻辣燙店并不多,他們通過幾年的努力,2018年有了第二家店,2019年到2020年他們的加盟店開到了全國15座城市。后來受到疫情影響他們關閉了其他自營店,目前兩人主營書院路這家小店。
目前小店外賣訂單遠超過堂食數(shù)量,一位外賣小哥趕來取餐。
最近夫妻倆的店里一天賣出260余份麻辣燙。
吳洪強說,目前他們小店每天的銷售量能達到260余份,其中外賣數(shù)量能占到150份左右,遠超過了堂食的數(shù)量,近幾個月每個月的流水能達到10萬元左右。在幾年的經(jīng)營中,他們的小店也收獲了不少“鐵粉”,去年年底吳洪強查看外賣平臺數(shù)據(jù)時發(fā)現(xiàn),一位顧客在一年時間里點了他們家300多份外賣,“這說明一年里幾乎每天都要吃一份我家的麻辣燙,我特別感謝這位顧客對我們的認可?!绷硗猓诩用说曛?,至少有三家加盟商是小店之前的食客轉(zhuǎn)化而成的?!?021年我們在李滄區(qū)取得了外賣平臺麻辣燙品類銷售第一名,月銷量8000+,也受到很多新老顧客的喜愛,同時也解決了30人的就業(yè)問題?!?/p>
吳洪強說,經(jīng)營生意這些年來從未想過放棄。
經(jīng)營小店的這些年里,他們每天早上8點半來到店里做準備,晚上9點左右回家,日復一日地忙碌著,同時他們有機會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饋社會。有時看到有帶著安全帽的農(nóng)民工或者老人來店里吃東西,夫妻倆會悄悄為他們多加點量,希望他們能舒服地吃頓飽飯。有時打烊前也會多做份食物,送給商場的保潔工人。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當時已遇到經(jīng)濟困難的他們,依然通過中國福利基金會,為武漢捐出了1000元愛心款。
吳洪強幫助來店里用餐的小寶寶坐進寶寶椅。
目前,他們的雙胞胎女兒已經(jīng)10歲,在青島順利上學且有著不錯的學習成績?!霸诮酉聛淼娜兆永镂覀兎蚱迋z會不忘初心,帶領‘小婁姐姐’這個品牌走的更遠,也會繼續(xù)為社會做出貢獻,不會辜負這么多年新老顧客對我們的支持。在這里也希望告訴更多的年輕人,想創(chuàng)業(yè)的人們,一定要堅持你的夢想,不忘初心,奔著你的目標一路前行,一起加油!”吳洪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