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月29日,復旦大學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公布了2023年2月份復旦碳價指數(shù)結果。此次公布了2023年2月份全國碳排放配額(簡稱CEA)價格指數(shù)、2023年2月份的全國CCER價格指數(shù)、北京和上海CCER價格指數(shù)、廣州CCER價格指數(shù)、其他地方CCER價格指數(shù),以及I-REC價格指數(shù)。
研究中心模型計算后預測結果得出,2023年2月份全國碳排放配額(CEA)的買入價格預期為56.57元/噸,賣出價格預期為59.18元/噸,中間價為57.87元/噸;買入價格指數(shù)為141.42,賣出價格指數(shù)為133.53,中間價格指數(shù)為137.27,環(huán)比2023年1月份,買入和中間價格指數(shù)有所上漲,賣出價格指數(shù)略有下跌。
2023年12月份全國碳排放配額(CEA)的買入價格預期為63.63元/噸,賣出價格預期為67.54元/噸,中間價為65.59元/噸;買入價格指數(shù)為119.05,賣出價格指數(shù)為115.93,中間價格指數(shù)為117.42.同時,2023年2月份全國碳市場履約使用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的買入價格預期為57.20元/噸,賣出價格預期為59.20元/噸,中間價為58.20元/噸;買入價格指數(shù)為143.79,賣出價格指數(shù)為142.41,中間價格指數(shù)為143.09。
研究中心指出,2023年2月份CEA的價格相較1月份的CEA價格有所上行。區(qū)間小幅收窄,這主要是出于對春節(jié)假期結束后市場會有所回暖的預期。日前,山西省和山東省也公布了各自的碳達峰實施方案文件。結合當前國家積極穩(wěn)健的雙碳政策與碳市場的實際運行情況,預計未來全國碳市場上CEA的價格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總體而言,1月份全國碳市場表現(xiàn)出如下明顯特征:一是價格整體保持平穩(wěn),波動幅度較小,并未形成明顯的上漲或下跌趨勢;二是成交量大幅降低,交易活躍度差,市場相對冷清。交投的清淡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價格的有效形成。研究中心認為,碳市場交易的冷淡并不會成為常態(tài),未來全國碳市場的活躍度必定會回升,價格仍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