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9日,全球海運價格延續(xù)去年跌勢。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的公開信息,被業(yè)界定義為集運價格風向標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在2023年第一周出現(xiàn)了較大幅度的下跌,與去年最后一周相比,下跌4.2%。因船舶需求減弱,1月3日,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更是暴跌17.5%,創(chuàng)下1984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業(yè)內人士認為,從數據上來看,無論集運還是散運市場,2022年的市場整體走勢均較為疲軟。形成外貿總需求不振是導致全球海運市場價格下跌的主因,全球海運市場低迷、供需兩不旺是造成國內海運市場價格走低的主要驅動因素。
(相關資料圖)
海運價格與集裝箱吞吐量“冰火兩重天”
一邊是海運價格指數的回落,另一邊不少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實現(xiàn)了正增長,可謂是“冰火兩重天”。不少與港口相關的上市公司也于近日發(fā)布了2022年的業(yè)績數據。
1月4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fā)布數據,經初步統(tǒng)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深圳港集裝箱累計吞吐量達到3003.56萬標箱,同比增長4.39%,首次突破3000萬標箱大關,創(chuàng)歷史新高,這也是繼上海、新加坡、寧波舟山港之后,全球第四個年突破3000萬標箱的港口。
鹽田港集團旗下鹽田港區(qū)、大鏟灣港區(qū)、小漠港區(qū)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630.13萬標箱,同比增長2.29%,占深圳港54.27%。同時,寧波港預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07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3%;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0.4億噸,同比增長3.5%。上海港2022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30萬標準箱大關,連續(xù)第十三年蟬聯(lián)全球第一。
1月5日,廣州港發(fā)布2022年主要生產數據提示性公告,2022年1-12月,公司預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304.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9%;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53581.1萬噸,同比增長1.5%。
“對于上述的主要生產數據表示滿意,2022年我司外貿吞吐量、海鐵聯(lián)運量和進口凍品量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這是在外貿形勢和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變化的情況下,公司全體員工努力的結果,基本完成了公司在2022年年初既定的生產任務?!睆V州港董秘辦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同時,從增幅上看,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702.08萬標箱,同比增長16.78%,增速有望繼續(xù)位列全國沿海省(直轄市)第一,連續(xù)六年保持兩位數增幅。
“之所以出現(xiàn)國內海運價格拐點式暴跌與集裝箱吞吐量逆勢增長并存的現(xiàn)象,其根本原因比較復雜,既有短期需求側沖擊因素影響,亦有長期結構性因素改善力量驅動,總體而言,其體現(xiàn)了中國經濟的彈性與韌性,其綿長的境內產業(yè)鏈布局與供應鏈保障網絡促進了中國國際國內雙循環(huán)戰(zhàn)略在內貿外貿相互融合促進的深度推進?!敝袊嗣翊髮W貨幣研究院研究員陳佳向記者表示。
預計2023年海運價格大幅上漲可能性較低
陳佳認為,回顧2022年全球航運市場截面數據,海運市場一年來高開低走,量價齊跌。全球航運需求震蕩下行不僅連帶自身供給側產能收縮,更影響了中國海運市場價格也多次連續(xù)下跌,海運產業(yè)鏈發(fā)展經歷了充滿挑戰(zhàn)的一年。
佛山從事跨境電商業(yè)務的徐先生向記者表示,“一直很關注海運集裝箱價格的情況,因為和公司的經營成本高度掛鉤,從早前的‘一箱難求’,現(xiàn)在價格已經變得友好很多,降低了不少,我們預計2023年應該不會存在大幅上漲的可能性?!?/p>
“臨近春節(jié),部分陸路集裝箱貨柜車運輸單價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與去年年底相比,確實有所回升,不過漲幅也并不顯著,估計像過往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很低了。”有部分受訪的粵港澳大灣區(qū)物流網點人士表示。
“展望2023年的全球貿易增長格局,各種挑戰(zhàn)依然嚴峻,負面因素有所放大。歐美滯脹深化導致其經濟衰退靴子落地的概率越來越大,全球貿易量價低迷的情況下,今年要重現(xiàn)去年集裝箱強勢逆襲大幅增長的局面有一定困難。”陳佳分析。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田原認為,海運市場是競爭比較充分的市場,海運價格是市場供需關系的充分體現(xiàn)。國際航運中船舶、集裝箱運力逐步釋放,快速增長,供需錯配導致市場運價呈持續(xù)下跌走勢。一方面,深度依賴全球貿易繁榮穩(wěn)定的海運市場今年價格依然高度承壓;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有利于充分釋放并有望提振內外貿總需求,價跌量穩(wěn)的概率也是存在的。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