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每天晚飯后,我總愛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不是因為關心天氣,而是喜歡聆聽其背景音樂《漁舟唱晚》。這個習慣我保持了30多年,自己也經(jīng)歷了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轉(zhuǎn)變,可以說,每一個時期,我都聽出了不同的人生況味。
38年前,我上高三,晚自習時,因為有道數(shù)學題不會做,我去教師宿舍找劉老師。門半掩著,我喊了兩聲報告見無人應答,便推門而入,見屋內(nèi)沒人,正準備離開,突然,一曲優(yōu)美悅耳的旋律,從書桌上的黑白電視機屏幕上緩緩流淌進我的耳膜。我仿佛被一個個音符擊中,怔怔地站在原地,連劉老師回來都不知道。劉老師告訴我,這首曲子叫《漁舟唱晚》,今年剛被定為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
回教室的路上,那支曲子仍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我好像進入了一幅優(yōu)美的風景畫中,眼前是一個神秘的世界,清風拂過,水面泛起波瀾,登高遠望,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轉(zhuǎn)過年來,我沒想到自己高考失利,于是投筆從戎。
在部隊服役16年,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部隊,轉(zhuǎn)業(yè)時已人到中年。
那時候再聽《漁舟唱晚》,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王勃的《滕王閣序》:“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16歲時,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兩次被貶,27歲時,渡海溺水驚悸而死。駢文中“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竄梁鴻于海曲”四個典故連用,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他對自己的人生,有著刻骨銘心的痛。聯(lián)想到自己,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到地方,環(huán)境生疏了,職務沒有了,一切從零開始,再聽《漁舟唱晚》,心中不免有些寥落的意味。
如今,我年齡將近花甲,已經(jīng)邁入老年的行列,沒有了青年時期的年少輕狂,也沒有了中年時期的怨天尤人,再聽《漁舟唱晚》,我聽出了晚歸的漁者“釣罷歸來不系船”,在幽幽水邊的淡淡煙波里,任憑它隨風飄蕩。正像我自己,在時光的碼頭里,把功名利祿、榮辱得失都放下,隨性而泊,以恬然自得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任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清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