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新一名67歲老人回鄉(xiāng)下看望父母,為了節(jié)省車費,徒步翻越家附近的一座山準備步行到公交車站乘車回家,卻不想在深山中迷路。接到求助后,陽新警方、消防、藍天救援隊和當地村干部、村民組成一支30余人的搜救隊,進山搜尋20個小時,最終找到了渾身透濕、凍得瑟瑟發(fā)抖的老人。
看望父母歸途迷失深山
1月23日,陽新縣下著瀝瀝小雨,當日最低溫度只有3℃。67歲的黃爹爹住在縣城多年,想到快過年了,年邁的父母在鄉(xiāng)下白沙鎮(zhèn)潘橋村,便一早動身從陽新縣城搭車返鄉(xiāng)看望父母。
在潘橋老家看到父母身體一切安好,黃爹爹放下心來,吃完中飯后便準備返回陽新縣城。為了節(jié)省10多元的車費,黃爹爹并沒有搭乘從潘橋到陽新縣城的班車,而是決定翻過家鄉(xiāng)的銀山,到山對面乘公交車回家。
銀山位于陽新縣城之北,由十多座山峰環(huán)繞而成。由于這里荒無人跡,原來黃爹爹熟悉的山路現在到處都是荊棘叢生。到了下午1時許,老人便在山中迷路了。
從小就是在這塊土地上長大的,老人堅信能走出這座山頭??墒牵搅讼挛?時許,仍沒能走出銀山。
“前面山下有一條公路。”在經過4個多小時的折騰后,右腿行動不便的黃爹爹已是精疲力盡,無奈之下他撥打了其子的電話。遠在武漢工作的黃先生得知父親被困深山,立即通知家人報了警,并組織家人和村干部、村民上山搜找。
深夜信號在深山中消失
“原來村民上山砍柴,山上有很多條道路,現在沒人砍柴火了,到處長滿了一人多高的芭茅。”當地村干部介紹,上山搜救時幾乎找不到道路。當天一直下著雨,由于老人不會定位,唯一的線索是下山有一條公路。搜救人員懷疑老人被困在銀山斗笠垴處。
接到報警后,陽新縣公安局特警和消防隊員及時參與了搜救。但搜救人員進山后不久,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寒風夾著雨點吹打在身上,讓人不禁冷得牙齒發(fā)顫。泥濘的路上,他們一邊喊著黃爹爹的名字,一邊艱難地前進。
1月24日凌晨3時,黃爹爹的電話已打不通了。“這么冷的天,如果不及時找到老人,后果難料。”搜救人員冒雨在叢林中尋找了整整一個晚上,仍沒有找到黃爹爹的身影。
“到了中午時,我們家人幾乎都不抱希望了。”黃先生稱,在搜救了近20個小時后,他感覺父親能在凄風冷雨中活下來,那就是奇跡。
冒雨搜山找到失聯(lián)老人
1月24日早晨7時30分,黃石藍天救援隊接到救援通知,陽新聯(lián)絡處6名隊員和1名志愿者立即集結,帶上專業(yè)設備趕赴銀山法雨寺,協(xié)同民警和消防隊員一起對銀山進行地毯式搜索。
“當時我們分析老人應該是迷失在遠離道路的山溝中。”最先發(fā)現黃爹爹的是中石化黃石陽新石油分公司管理員李名成,他是藍天救援隊的成員。李名成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根本沒路可走,手腳和臉都被劃傷了。”經過一上午的搜找,他們尋遍整座銀山都不見老人的蹤影,通過分析,認定老人可能掉入了山溝。
下午1時許,終于在一處山溝中找到了老人遺落的眼鏡,10多分鐘后,李名成再次發(fā)現了老人戴的一頂帽子。“應該就在這附近!”隊員們加快了搜索的步伐。“我們喊破了嗓子,都沒人應答。”李名成說,搜救人員并沒有放棄。
下午1時24分,李名成終于在一處水溝旁邊發(fā)現了一個黑影,正是蜷縮在一起、被凍得瑟瑟發(fā)抖的失聯(lián)黃爹爹。此時,老人已有些神志不清了。
搜救人員給老人裹上毛毯后,輪流將身高1.8米、體重75公斤的老人背著,再次鉆進叢林往山頂的公路上艱難前行。經過一個小時的輪流背行,下午2時30分,黃爹爹終于被抬上了救護車。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老人已脫離危險,正在醫(y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