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公安局認親儀式上有寒暄,有快門聲,有哭泣聲,但阿啞的世界里很安靜。見到已兩鬢斑白的父親,阿啞拉過從湖南邵陽趕來的父親,伸手撫了撫父親的鬢邊,與父親失散28年,被養(yǎng)父戴立和叫了23年的“阿啞”,他這天才知道自己的真名——周青秧。
1993年,還是少年的阿啞走失。對于怎么走失的,70歲的老父親周旺林已經(jīng)記不清楚了。因為不會說話,耳朵聽不到,不會寫字,阿啞在外漂泊5年,1998年被沈陽一麻將社的老板戴立和收養(yǎng)。23年里,戴立和待他視如己出,兩人情同親生父子。
“2001年時想過幫他找親人,但是沒找到,看孩子有點抵觸就放棄了,沒想到今年找到了。”阿啞的養(yǎng)父戴立和說。
12月15日,記者聯(lián)系了陪同去沈陽認親的阿啞叔叔周芳林,“在醫(yī)院做完核酸就可以買機票回邵陽老家了,他上午已經(jīng)收拾好了衣服。”周芳林正在去醫(yī)院門診的路上。
當流落街頭的無聲男孩,邂逅善良淳樸的東北大叔,一次出于惻隱之心的善舉,卻改寫了這位流浪者的人生軌跡。
本報聯(lián)合阿里天天正能量為收養(yǎng)“阿啞”23年的戴立和獎勵一萬元。
沈陽大叔收養(yǎng)阿啞23年,主動找民警為他尋親
2021年7月6日,戴立和來到沈陽和平公安分局集賢派出所和民警馬盛國說了橫亙在心里的事“幫養(yǎng)子阿啞找親生父母”。接到求助后,公安部門對阿啞進行了采血。但阿啞不會說話,對自己的身世也沒有記憶,尋親的工作又增加了難度。
民警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與“阿啞”生物信息關聯(lián)度較高的人員有96人,分布在全國各地。“他的弟弟應該去獻過血,我們通過比對發(fā)現(xiàn)和阿啞的生物關聯(lián)很大。”民警馬盛國說。2021年10月,民警開始輾轉(zhuǎn)全國各地,一個一個探訪,逐一排除。在湖南邵陽探訪時,民警發(fā)現(xiàn)一位70歲的老人周旺林疑似阿啞的親生父親。
周旺林的大兒子于1993年走失,已經(jīng)尋找多年未果。且老人的二兒子,也同樣有語言障礙。在湖南公安機關的工作支持下,沈陽警方立即采集了周旺林的生物信息,通過信息對比,確認阿啞是周旺林走失28年的大兒子——周青秧。
12月13日下午,周旺林在其弟弟周芳林的陪同下抵達沈陽。12月14日上午,在沈陽市公安局進行了認親儀式,遲到了28年的父子終于相聚。
決定跟隨親生父親回湖南生活
14日晚,兩家人一起吃了團圓飯。身穿藍色外套,頭戴黑色帽子的周旺林顯得有些拘謹,默默地感受著兒子如今的生活。阿啞無聲給父親夾菜、遞碗,一個動作仿佛拉近了父子間的距離。
“他愿意跟我們回湖南邵陽老家生活,上午已經(jīng)把東西收拾好了。”15日,陪同去認親的阿啞的叔叔周芳林告訴記者。15下午,周芳林正在去醫(yī)院門診的路上,“做完核酸就可以買飛機票回湖南了,但是他(阿啞)的飛機票現(xiàn)在還買不了,健康碼也是一個問題,估計就是這兩天回湖南吧。”
走失28年,由于沒有身份證,阿啞生活多有不便。據(jù)周芳林介紹,目前警方正在為阿啞解決身份證的問題,辦理好身份證明阿啞就可以做核酸、買票。
1993年,才是十幾歲的阿啞走失,至于如何走失70歲的周旺林已經(jīng)記不太清楚了。28年來周旺林一直在家務農(nóng),一家人不敢搬家,怕孩子回來找不到。家人也曾四處張貼尋人啟事,但都石沉大海。28年過去,阿啞的弟弟都已經(jīng)結(jié)婚了,但阿啞還沒回家。
4年前,周旺林的老伴帶著遺憾離開,臨終前還惦記著阿啞。
“我們跟他比劃坐飛機回家,他點了點頭,我們都尊重他的意愿。”周芳林這兩天一直為回家的事忙活。周芳林預計這兩天他們會帶著阿啞回到湖南邵陽新邵老家。
邵陽市新邵縣陳家坊絲門村村主任謝樣新介紹,等阿啞回到老家后,村里將為他爭取一些經(jīng)濟幫扶。
收養(yǎng)阿啞的養(yǎng)父:舍不得,但對他也好
“1998年冬天,我在麻將社里遇到了他,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很聰明,聽說在附近的廠里做點零工。”1998年,戴立和在沈陽自家開的麻將社遇到了衣服破舊的阿啞。
戴立和自己是做生意的,平時不經(jīng)常來麻將社。“麻將社有時候不會準備午飯,和他熟悉了,我就帶他回自己家了。”這一帶就是23年,遇見阿啞時,戴立和已經(jīng)結(jié)婚并育有一子一女,這幾十年戴立和搬過許多次家,戴立和搬到哪,阿啞就跟到哪。
因阿啞不會說話,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姓名,家人一直喚周青秧“阿啞”。
“2001年的時候,我想通過沈陽那邊的電視臺幫他尋找親人,沒找到,孩子也有點抵觸,就沒繼續(xù)了。”阿啞不會說話,聽不到,也不會寫字,起初父子倆相處也有很多困難。“文化不高,不會正規(guī)的手語,但是我們有自己的一套,我說的他能聽懂,我們也知道他想要什么。”戴立和笑道。
平日在家阿啞也會逗逗家里的孩子,23年阿啞早已是戴立和一家的親人,沈陽家里的相框還有幾張全家福。
知道阿啞即將跟親生父親回湖南,戴立和說自己有點落寞,卻又真心替孩子高興,“舍不得,但是對他好,回去也好,身份證、戶口這些都解決了,以前沒有身份證,生病了帶著孩子去醫(yī)院都會遇到很多難題,回去也好啊。”
天天正能量為收養(yǎng)“阿啞”23年的東北大叔獎勵一萬元
本報聯(lián)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為戴立和頒發(fā)天天正能量特別獎及一萬元獎金,感謝他和家人的大義之舉。
在給戴立和的頒獎詞中,天天正能量寫道:當流落街頭的無聲男孩,邂逅善良淳樸的東北大叔,一次出于惻隱之心的善舉,卻改寫了這位流浪者的人生軌跡。二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他所給予的,不止一餐一飯、一個遮風擋雨的屋檐,更是一個家的溫暖。雖無血脈相連,卻猶如親人般的存在,他彌補的是整整23年的親情空缺。(瀟湘晨報記者王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