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29歲的浙江男生小劉因為一次奇葩的相親經(jīng)歷當了一回“網(wǎng)紅”,引起了網(wǎng)友們的熱議。因為,他要面對的不僅是相親對象,還有這位對象瞞著他帶去的23個親友團。
這張19800元的賬單讓相親結束準備買單的小劉當場傻眼。原來,赴約來吃飯的不止是相親對象,還有她瞞著自己帶來的23個親戚,為得是要測試一下自己的胸懷。得知真相后, 小劉又驚又氣,當場走人。由于小劉偷偷溜走,這個飯錢只能女方自己掏。
事后,小劉和女方進行協(xié)商,女方表示愿意AA,但是小劉只接受支付他房間的兩桌4398 元的餐費。其余幾桌消費的15402元則由女方承擔。
針對此事,支持男方的網(wǎng)友占了大多數(shù)。先不論女方口中的這個“謠言”是否屬實。光是這種大張旗鼓發(fā)動親友去蹭吃,以此來測試男方胸懷的行為,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都覺得十分不妥,甚至是荒唐。
相親對象究竟適不適合結婚,的確需要一些了解和考驗,但考驗并不等于占便宜,也絕不是把相親當成買賣,更不能把相親對象當作“冤大頭”。
湖南工商大學博士、副教授、高級心理咨詢師陶開宇認為,愛情不是買賣,以花錢的大方程度來作為對相親對象的考核,除了不尊重相親,不尊重相親對象以外,更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
當然,這個事件只是相親中的一個個例,大家也不用太過于妖魔化相親。保持開放、真誠的態(tài)度,就是對相親的尊重。
今天,幫女郎還采訪了一些市民,看看他(她)們對相親的態(tài)度……
根據(jù)某交友網(wǎng)站2019年發(fā)布的單身人群調查報告顯示,七成單身男女均有相親經(jīng)驗,其中四成單身男女每年相親次數(shù)3次,三成單身男女每年相親次數(shù)5次,38%的單身男女首次相親年齡不足23歲。無論你是否承認,相親都已經(jīng)成為如今單身男女脫單的主要方式之一。不過,對于網(wǎng)絡上時不時曝出的一些奇葩相親經(jīng)歷,也讓不少人對相親持有懷疑的態(tài)度。
荔枝老師,長沙某交友平臺資深紅娘,從事婚戀服務工作7年,她認為,每個人相親的人,都要抱有對自己認真、對他人認真,雙方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要尊重這次相親。
而對于相親初次見面,荔枝老師表示,不要把重點放在想要深入了解對方,操之過急容易讓人誤會別有用心。聊得來,三觀一致才是最重要的。
在幫女郎看來,誰支付餐費其實算不上一個問題。一般來說,男方支付相親的餐費是比較合理也正常的現(xiàn)象,但這并不是說男方就必須支付這頓餐費,只是這么做會顯得紳士一點。也有一些女生經(jīng)濟比較獨立,要求雙方各支付一半,這種形式也無不可。重要的是選擇雙方都覺得舒服的方式才是首要的。
相親相親,相的是未來的結婚對象,重要的是看人品。餐費雖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它也能從側面反映出一些信息,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如果遇到主動要求分擔一部分餐費的女生,那一定都是非常善解人意的女生,有家教而且懂得尊重別人,這樣的相親對象可千萬別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