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初解放軍圍臺演習之前,美國“尼米茲”號航母編隊一度試圖對參加演習的中國國產(chǎn)航母山東艦進行嚴密盯梢,結果演習一開始,“尼米茲”號就掉頭北逃。美國媒體近日披露,這艘服役了半世紀的美國航母的未來命運其實早已經(jīng)注定——美國海軍正在研究如何才能盡快地將它拆掉。
美國“動力”網(wǎng)站14日稱,美軍已經(jīng)開始計劃研究關于“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的拆卸和處置方案。盡管美國海軍正在努力讓這艘服役了半世紀的航母再堅持幾年,但鑒于之前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yè)”號至今還未能完成拆卸工作,五角大樓認為有必要提早做好規(guī)劃。
報道稱,根據(jù)美國政府部門于4月6日發(fā)布的公開通知,為了安排“尼米茲”號航母復雜的退役和拆解流程,美國海軍海上系統(tǒng)司令部直接與亨廷頓英格爾斯公司下轄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聯(lián)系,以確立相關要求。“尼米茲”號于1975年服役,是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首艦。盡管它早已經(jīng)百病纏身,曾多次曝出裝備老化、系統(tǒng)失靈的問題,但由于接替它的“福特”號航母長期無法形成戰(zhàn)斗力,再加上美國海軍維修能力不足造成可用航母數(shù)量不足,美國海軍一再延長“尼米茲”號航母的服役時間。根據(jù)美國海軍024財年預算申請,“尼米茲”號的退役時間將推遲到2026年5月。
【資料圖】
“尼米茲”號航母近年來在中國周邊相當活躍
即便距離退役時間還有幾年,但美國海軍決心“提前動手”,其原因就在于核動力航母的退役處理工作實在過于繁雜和代價昂貴。報道稱,“尼米茲”號不僅是一艘滿載排水量約9.7萬噸的龐然大物,建造材料中含有多種有害成分需要謹慎處置,而且它由兩座A4W核反應堆提供動力,要解決核反應堆帶來的殘留放射性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企業(yè)”號正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等待拆解
目前美國所有核動力航母都是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建造的,也是美國海軍唯一一家能執(zhí)行核動力航母退役拆解工程的造船廠。目前美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yè)”號就一直在該造船廠等待處置。雖然早在2018年4月,該造船廠就成功地從“企業(yè)”號移除核燃料,但隨后的拆解工作陷入停頓。根據(jù)美國海軍學會網(wǎng)站的說法,相關拆解工作可能要等到2025年才會執(zhí)行,具體拆解成本可能超過15億美元——相當于建造一艘全新核動力航母成本的八分之一。
根據(jù)美國審計辦公室的最新報告,為降低“企業(yè)”號的拆解成本,美國海軍提出兩種主要方案。第一種是由海軍負責拆解工作,由商業(yè)部門負責不涉及核動力零件的拆除工作。這也意味著重達2.7萬噸裝有核反應堆的推進艙室將由美國海軍的專業(yè)團隊負責處置,最終將轉移到位于華盛頓州的漢福德放射廢物處置中心。這種方案相對保險,但代價最為昂貴,最低也要10.5億至15.5億美元,耗時10年才能完成。第二種方案是讓商業(yè)部門承擔所有工作,核反應堆轉運到指定的封存地點。這需要花費7.5億至14億美元,耗時5年。
看似風光的核動力航母,退役處置可是超級難題
由此可見,“尼米茲”號的退役拆解工作同樣將是非常昂貴和費時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在“尼米茲”號之后,它的同級艦也要相繼退役,美國海軍必須提早理順和優(yōu)化相關工作流程。否則屆時這些得不到及時處置的退役核航母保管工作不僅將耗費大量資金和人力,而且它們還將占據(jù)美國海軍造船廠有限的停泊區(qū),進一步增加美國海軍造船廠的維修周轉壓力。
折騰了17年后,“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的反應堆總算處置好了
但另一方面,美國核航母的處置難題也為其他國家在發(fā)展核動力艦艇方面提出了警示。目前大型核動力艦艇的退役處置工作的確是難題。美國“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的排水量僅有1.5萬噸,但它的拆解工作持續(xù)了整整17年!蘇聯(lián)遺留的一大堆核動力水面艦艇,大部分都只采用直接封存的方法,也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核反應堆的處置問題。外界對于中國發(fā)展核動力航母的呼聲很高,但借鑒美國海軍的經(jīng)驗,未來核動力航母的相關處置問題也需要提早準備,畢竟“摸著鷹醬過河”的傳統(tǒng)不能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