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官網上發(fā)布了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關于渡運安全管理經驗評審結果公示的通知》,板橋汽渡“5G+智慧汽渡”“建設職工技能提升實訓基地”“新形勢下渡運安全‘550’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等三項渡運安全管理經驗通過交通部海事局評審。
2022年,板橋汽渡按照《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渡運安全管理經驗征集和推廣活動的通知》文件要求,結合自身安全管理實際,形成了相關管理經驗向上申報,經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zhí)法監(jiān)督局初評后向交通運輸部進行了推薦。
板橋汽渡是長江南京段唯一的跨江汽渡,年渡運車輛約50萬輛。長期以來,板橋汽渡始終將渡運安全生產作為發(fā)展的“生命線”,全體職工負重奮進、真抓實干,統(tǒng)籌推進集“智慧、綠色、暢通、戰(zhàn)備、廉政、和諧”為一體的平安汽渡建設,本質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安全形勢持續(xù)穩(wěn)定向好。
創(chuàng)新實踐 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安全是板橋汽渡發(fā)展第一要務,板橋汽渡始終牢固樹立安全發(fā)展的理念,強化安全責任管理,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全面推行渡運安全“550”(五安五化零事故)管理模式,通過人才強安,推進隊伍提升系統(tǒng)化;制度保安,推進安全體系標準化;科技興安,推進設施設備智能化;聯動促安,推進協調機制常態(tài)化;文化潤安,推進陣地建設特色化等一系列舉措,努力打造持續(xù)可靠的渡運發(fā)展環(huán)境。
科技賦能 提高安全防控能力
“5G+智慧汽渡”項目護航,提升過江安全性。一是全面覆蓋5G網絡。板橋汽渡南北碼頭分別建設5G基站,在寬1.6公里、長2.2公里的渡運區(qū)域內,實現5G網絡全覆蓋,實現26路船舶高清視頻的快速回傳,對江面、橋樓、機艙、載運區(qū)等重點部位進行無死角安全監(jiān)控。二是完成高清晰度建模。依托安全感知系統(tǒng)建設,對碼頭、船標、船舶建立精細化數字模型,并建立安全可視化場景,實時感知船與船、船與岸之間的物理空間和運行趨勢,同時便于駕駛員在低能見度情況下進行判斷和操作。三是監(jiān)測駕駛人員狀態(tài)。各汽渡駕駛室均安裝視覺識別機器,對不安全駕駛行為開展監(jiān)測和預警;駕駛員健康手環(huán)實時傳輸身體健康數據,判斷駕駛員身體狀況。四是科學調度確保安全。利用5G技術,廣泛匯聚船上感知數據,集中岸基調度中心算力資源、感知設備資源,建立日常調度、應急指揮、事后分析等調度指揮場景,實現安全指揮新模式。
強化技能 提高職工安全能力
合理利用單位閑置場地進行實訓基地建設,充分實現淘汰渡船中的主、副機及主要設備的最大利舊,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培訓、自主管理,建立了集“理論教學、技能實操、科研創(chuàng)新、技能競賽”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職工技能提升實訓基地,設有理論教研、拆裝測量、解剖觀摩、聯控聯調四大功能區(qū)。探索實踐實訓基地“12345”新模式(圍繞一個目標:提高船員技能,保障渡船適航,確保渡運安全;搭建兩個平臺:技術培訓平臺、技改創(chuàng)新平臺;凸顯三項亮點:自主設計制造、設施設備利舊、自我教育培訓;構建四大功能:理論教研區(qū)、解剖觀摩區(qū)、拆裝測量區(qū)、聯控聯調區(qū);推行五大提升:規(guī)范操作有提升、故障排除有提升、應急能力有提升、聯調協助有提升、安全保障有提升),加強職工技能培訓,提高職工技能水平,適應新時代渡運安全需要。(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