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新國標自發(fā)布以來就一直被消費者吐槽,很多人更是直接質(zhì)疑那些專家是否騎過電動車,紛紛表示:“一群開汽車的專家指導(dǎo)一群騎電動車的”。
其實筆者家里也是電動車大戶,可以說是人手一輛了。因為在農(nóng)村,電動車可以說是最實在的出行工具了,上班、買菜、接送孩子等等,不用加油、速度還快、充電方便,家家戶戶都有個兩三輛。
然而新國標的落實逼迫我們不得不淘汰家中的車輛,對于底層的用戶而言,這是一筆近萬元的大額消費(三輛車為例),大大增加了我們的壓力。
其次,新國標對載人也有著明確的要求。“電動自行車允許載一名12歲以下兒童,電動輕便摩托車不允許載人,電動摩托車允許載一名成人”。
此時,問題就來了:孩子過了12歲,不到18歲,誰送他上學?這個漏洞到目前為止暫時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加以解決,眾多消費者更是直接開噴,對專家發(fā)起了親切的“問候”。
寫在結(jié)尾:
新國標的出臺主要是為了治理當下電動車行車不規(guī)范的亂象,提高人們安全出行的意識,這個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方式存在問題。如果電動車的管理能夠做到和汽車一樣的水平,通過攝像頭對違規(guī)行為進行抓拍,加入和汽車一樣的扣分、吊銷駕照機制,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當然,用戶抱怨歸抱怨,為了保證生活不受影響,大家還是要及時換車上牌,采購頭盔,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門店都支持以舊換新,能較少一點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