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11日電 題:返鄉(xiāng)“堵”到沒電,是新能源車的尷尬?
作者 崔東樹 全國汽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秘書長
國慶節(jié)當天,一位在深圳工作的湖南人,自己開特斯拉從深圳回湖南老家,不料被堵在路上,超24小時還沒走出廣東,最后車輛電量耗盡。
(相關資料圖)
有觀點認為,該車主因為堵車導致電量耗盡是新能源車的尷尬,也是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的重要障礙,真的是這樣嗎?
我認為,這位特斯拉車主的遭遇只是一個異常偶然現(xiàn)象。第一,這位車主雖然提前充滿了電,但可能沒有提前規(guī)劃好線路;第二,車主可能經驗不足,自身對堵車缺少預判。這么長時間的大擁堵肯定不是一下就擁堵成那樣的,車主肯定能夠提前知道路線的一些擁堵情況,然后就可以提早進行二次充電或進行其他準備。而且,像24小時出不了廣東這樣的擁堵情況,也屬于一種極其偶然的事件,即使在國慶期間,大部分地區(qū)的高速也沒有擁堵到這么嚴重的程度。第三,可能也遇到了異常天氣,比如深圳當時天氣過于炎熱,可能有開空調或者其他一些耗電行為,導致車輛耗電較快。因此,總起來說,這位車主的遭遇應該是偶然因素的綜合組合。
新能源車續(xù)航問題此前一直被詬病,不過現(xiàn)在這已經不是新能源車發(fā)展的一個重大問題,長續(xù)航也不再是車企發(fā)力的唯一方向。
當前的技術條件下,新能源車正常使用的續(xù)航問題已經得到了有效解決。中國新能源(行情600617,診股)汽車主流車型的續(xù)航里程基本都提升至500公里以上。而即便低于500公里也完全可以滿足日常需求了。
很多車企也已經不會去特意延長續(xù)航里程了,新能源車續(xù)航不是越做越長,有些反而越做越短了,比如特斯拉的某些車型。特斯拉CEO馬斯克也曾在社交網絡上和粉絲交流的時候,直指“續(xù)航里程太高沒意義”。背后原因是,隨著充電樁的進一步普及,充電相對比較有保障,在此情況下基本不需要特別長的續(xù)航里程。因為車身攜帶的電池少,耗電也會少。
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是大勢所趨,但車企已經從此前單純追求續(xù)航里程,轉而追求智能化、便利化等。(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