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雪蓮
品非遺、觀婚俗、賞演藝、逛市集,5月3日,嶗山區(qū)非遺文化“五進”暨青島傳統(tǒng)婚禮(俗)展演展示活動在嶗山書院舉行。從上午10時開始的傳統(tǒng)婚禮展演,用時一個半小時,帶眾人回到600多年前的明永樂年間。參與展演的不是演員,而是一對將于下月正式舉行婚禮的新人以及他們的父母。
(資料圖)
這場婚禮,很穿越
3日上午10時許,嶗山書院國學館外,圍著里三層外三層的人,沿著臺階鋪著長長的紅毯。這一刻的國學館現(xiàn)在是“李府”,李家有兒長成,一場盛大的婚禮儀式將從這里開始。
00:28大紅花轎、鳳冠霞帔、拜天地、掀蓋頭……這是一場600年前的明永樂年間青島傳統(tǒng)婚禮(俗)展演展示,情景再現(xiàn)迎親、交拜禮、對席禮、同牢禮、解纓結發(fā)、執(zhí)手禮等青島地區(qū)傳統(tǒng)婚禮(俗),充分展示了青島地區(qū)婚俗的獨特魅力。
迎親隊伍抬著花轎、吹著嗩吶、熱熱鬧鬧地接親……無論是觀摩的群眾,亦或通過抖音直播圍觀的網友,都直呼:“真是長見識了,老祖宗留下的瑰寶這么驚艷,原來非遺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而這樣的一場傳統(tǒng)婚禮展示,主角們并不是演員,而是一對將在今年6月3日舉行西式婚禮的新人。
新郎李家旭,在青島市立醫(yī)院工作,新娘王倩宇,是青島中學的一名教師。兩個人都很喜歡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古裝劇迷。
“特別高興能有這么一個機會,很有紀念意義。”王倩宇說,當自己戴著20多斤的頭飾,穿著古人的服裝,仿佛真的回到了那個年代,那個八抬大轎、明媒正娶的時代,這樣的婚禮,也是中國古人的智慧結晶。
對于李家旭來說,這樣的一場婚禮,讓他體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深厚?!翱措娨晞∈且粋€樣子,真正體驗了是另一個樣子?!?/p>
李家旭的母親覺得這樣一場婚禮也是圓了自己的一個夢?!耙恢毕虢o孩子主持一次中式婚禮,但是孩子們畢竟是現(xiàn)代人,知道有這么一次可以體驗傳統(tǒng)婚禮的機會,覺得非常難得,就參加了?!崩罴倚衲赣H表示,這場婚禮展示,對他們來說很真實,“李府”設在國學館,讓她相信將來李家也會出才子。
出閣禮完成,李家旭和王倩宇轉身離開,兩人轉身的一瞬間,新娘母親的眼睛濕了?!袄咸胚€真激動?!毙履锏母赣H嘴上打趣著老伴兒,但臉上也是滿滿的不舍。
“心情非常復雜,孩子長大成人了,有自己獨立的生活了,既感到開心,又覺得孩子離父母越來越遠,有些不舍?!毙履锬赣H表示,這樣的婚禮也是一種國學教育,可以親身體會一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孝敬父母,夫妻恩愛,這種形式非常好。
非遺展示,很精彩
除了傳統(tǒng)婚禮的展示,活動現(xiàn)場還組織了剪紙、扎染技藝、糖畫、面塑等非遺項目進行展演,打造零距離、全方位的非遺體驗。
此次活動邀請了青島市剪紙非遺傳承人李文玲老師,李老師的剪紙絕活歷經六十多年的歷練,無須稿樣,信手拈來的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吸引眾多小朋友駐足觀賞。
扎染、藍印花布手工技藝展示攤位前也聚集了眾多游客,紛紛體驗扎染過程。扎染是用線在被印染的織物打絞成結后,再進行印染,然后把打絞成結的線拆除的一種印染技術,更使人驚奇的是扎結每種花,即使有成千上萬朵,染出后卻不會有相同的出現(xiàn)。另外,市集上展示的今春頭茬嶗山茶,手工揉、鐵鍋蒸、木柴燒的王哥莊大饅頭,精選當?shù)睾O犖r研磨、發(fā)酵的嶗山特色海鮮醬,吸引眾多市民、游客駐足觀看、品嘗。
同時在廣場草坪露營地現(xiàn)場舉辦“微演藝”活動,組織小型樂隊演出、魔術表演,與現(xiàn)場游客進行互動,營造歡快的活動氛圍,給游客帶來多元化、沉浸式的感官體驗。
為了更好的構建親子互動研學平臺,五月份嶗山書院將持續(xù)舉辦五月國風游園會、親子游客來到書院體驗香囊制作、穿漢服禮拜先師、觀看皮影戲等活動,從外地引進一批梅花鹿、鴕鳥、孔雀等動物,打造親子萌寵樂園,小朋友們可以走進動物圍欄,與動物們親密接觸。
保護非遺,在傳承中提升
近年來,嶗山區(qū)堅持在挖掘中保護、在傳承中提升,活化利用非遺資源,探尋“兩創(chuàng)”發(fā)展路徑,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進社區(qū)、進景區(qū)、進博物館、進樓宇”活動。東泰小學、寧真海爾希望小學入選全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項目首批試點學校名單。王哥莊大饅頭、嶗山茶、甜曬鲅魚等特產相繼亮相央視《舌尖3》欄目。連續(xù)舉辦十九屆沙子口鲅魚節(jié)、十八屆嶗山茶節(jié),嶗山綠茶、嶗山海產品、王哥莊大饅頭等3大產業(yè)入選青島市十大重點手造產業(yè),占比全市第一。嶗山非遺文創(chuàng)產品在2022青島市首屆文創(chuàng)產品大賽中榮獲金獎3項、銀獎4項,獲獎數(shù)目位居全市首位,成為全市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兩創(chuàng)”標桿。
目前嶗山區(qū)已有國家級項目3項,省級5項,市級13項,區(qū)級51項。同時,嶗山區(qū)打造了島城首家“山東手造·嶗山非遺體驗中心”,公布了9家首批區(qū)級非遺工坊,6家入選青島市非遺工坊;建立起存續(xù)譜系完整、傳承發(fā)展有序、文化特色鮮明的保護體系,傳承發(fā)展了嶗山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充分彰顯出“民間藝術之鄉(xiāng)”的文化魅力。